第114章 十万个为什么

三个孩子其实还有众多疑问,但是香的能吞下舌头,什么也没说。

等吃饱喝足,才开始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娘,这个明明是饼子,为什么说是馍?”

“额……饼子和馒头都可以叫馍,不同地方的叫法不一样而已。”

“那明明是馍夹肉,为什么要说是肉夹馍?”

……

楚惜大无语。

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浮现一种可能,她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对了。

楚惜记得前世,肉夹馍流行于西北地区,是一个省会城市的代表小吃。

而当地人的方言比较简洁。

比如“歪!”

如果按普通话就是:“你太厉害了!太棒了!太不得了了!”

再比如“撒?”

意思是:“你刚才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

还有“毕咧!”

意思就是:“哎呀,这下完了呀!”

简洁是一大特点,还有一大特点是喜欢“把字句式”。

比如:赶紧把饭一吃、你给咱把门一关……

这两个结合就有了“肉夹馍”,其实就是“把肉夹馍里头”的意思。

楚惜按照这个理解给孩子们解释了也是当地人的语言特点。

“娘,那个奶茶为什么没有茶叶的苦味?也没有羊奶的膻味?”

“因为相互中和了,就好比,喝了苦药药,再吃个蜜饯是不是就能甜甜嘴?”

三个孩子纷纷点头。

楚惜只能说浅显易懂的解释,总不能说是茶叶中的鞣酸(又称单宁酸、茶单宁),溶解了羊奶中的葵酸、乙酸,从而去除膻味。

“娘,我们以后要去别的地方看看,感觉他们说的话好有意思,而且这些东西都太好了。”

“好的,以后咱们一家子都出去别的地方看看,长长见识。”

孩子们还准备提问,楚惜赶忙打断。

她准备给老宅那边夹馍,又想让孩子们练练数数,数现实中的事物是最好计数的。

“对了,快数数老宅那边有几口人,娘给他们夹馍,咱们一会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