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时节,村里的人们正围聚在一起吃着大锅饭。
大锅架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袅袅炊烟缓缓升腾。锅里煮着的大多是一些粗粮,诸如玉米糁、高粱碎之类。虽说没有多少精细的食物,可在这艰苦的年月里,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这一切全得感谢村里的姜队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正是他精心谋划,合理分配,想尽各种办法节省粮食,才让村民们不至于像别的村子那样饿肚子。
姜队长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人,还好他有先见之明,他深知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事事都精打细算。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都很自觉,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扶持。
吃饭的时候,大人们脸上带着一丝愁容。孩子们虽然还不太懂事,但也知道有饭吃就是幸福。老人们则感慨着,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家家都断顿了。
朱墨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全然不同的景象。去年回来时,村子里喜气洋洋,孩子们嬉笑玩耍,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如今,却处处透着愁眉不展的气息,那股沉闷仿佛能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朱墨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村里的人们过得好点,吃得好点。
晚上,当全叔一家人回来的时候,看见朱墨兄妹,既意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他们知道朱墨这是回来祭奠他大伯的。
“小墨啊,你这一回来,这屋里都热闹多了。”婶子笑着招呼道。
“是啊,妍儿,好久不见啦。”秦嫂子也热情地打着招呼朱妍。
朱墨微笑着回应着,目光中却带着一丝忧虑:“唉,这次回来,心里挺不好受的,村里的气氛也变得这么沉闷。”
“可不是嘛,这一年村里发生了不少事,大家都愁得很呐。”全叔叹了口气说道。
这时,朱墨也做好了饭菜,他热情地邀请道:“春哥、小兵,过来一起吃点儿,尝尝我带回来的好吃的。”他拿出了不少肉食。
“哥,我们吃过了。”只是看见桌子上的饭菜都要流口水了。
“嘿嘿!吃点。”朱春不管这些,这些天他可是饿坏了。他直接上桌。
朱墨看着他们,笑了笑,然后和全叔坐了下来,拿出二锅头。端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