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家一共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张祺光,二十六岁,是个出了名手艺好的泥瓦师傅,为人老实憨厚,娶妻孟氏,育有两子一女、分别是七岁的张启轩,在邻村学堂启蒙,五岁的张启昂也在邻村学堂启蒙,一岁的张雨欣。
二儿子张祺宗是衙门的捕头,有天赋跟舅舅学了一身好功夫给推荐到衙门当差,短短几年从杂役升上了捕头,有本事有手段,处事圆滑,二十四岁,娶妻方氏,育有一子一女,分别是六岁的张启衡,也在邻村学堂启蒙,五岁张雨芳,肚子里现还怀着一个,已有六个月大了。
三儿子张祺耀,二十岁,跟着大哥做泥瓦工,娶了邻村的柳氏,育有一女四岁,肚子也怀了,有四个月。
四儿子张祺祖,十九岁,未婚,今年考上了秀才,有读书天赋,平日在县学里读书,只有放旬假、田假,授衣假的时候回村,平时多数都在县学。
村长和妻子都比较重视小儿子的读书,没有分家,家中资源都是集中供小儿子读书,读书很烧钱,每年束修,笔墨纸砚,同窗好友人情往来,每笔都是大开销,家里的人多少有些怨言,还好今年放榜,小儿子考上秀才,家里的田地免了赋税,日子才轻松些。家里的儿孙有条件的都读书,所以村长家也过的紧巴巴的。
来到村长家时,一家人刚吃完晚饭,在天井廊下坐着矮凳聊天,许氏刚好往外走,看到叶云华,惊喜道:“云华来了,快进来坐,婶子这几天忙着秋收,都还没来得及去看你。”许氏热情地招呼着。
叶云华也随许氏拉着,边走边说:“婶子,这次来是有件事想麻烦您和村长帮忙拿拿主意。”
到了村长家大厅,将带来的五花肉先递给了许氏。
许氏连忙摆手推托:“这是干什么呢!有什么事婶子能帮得上忙的尽管说,可不兴拿这些,你赶紧拿回去。云华,可不是婶子说你,你一个人生活,有钱咱得攒着,以后有啥事也好有钱凑手。”说着连忙把肉往叶云华这边推。
“婶子,我是真心想感谢您和张叔的,这次要不是您和张叔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我都不知道有没有命活着,这次来,一来是感谢您和张叔,二来是想问问张叔我现在住的那边的荒地,我想在入冬前盖个房子,想问问得准备多少银钱。”叶云华无比真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