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泾国公,千年卫大将军

爵位、散官、宅邸什么的,大家都不在乎,可皇上直接实封了杨岌十六卫的大将军,还是非常重要的护卫御驾的千牛卫大将军,要知道这个职位可是贴身护卫皇上晓行夜宿的,非亲信不可为之。

想那罗艺原来麾下统领着五万泾州军,但那是在地方上,到了长安城的地面上,也只能带少量的贴身护卫,到了宫中觐见皇上,更是一个人都带不了。

而右卫大将军尉迟敬德做为高级武将职位,在朝堂中也名列朝班,同样可以对朝政发表意见,参与国事。

尉迟敬德的右卫大将军不但统领着数量不菲的番上外府兵,还有近两万五的固定中央内府军镇守京畿,平时就驻扎在城南的大营中,但没有皇帝的旨意却不敢将一兵一卒开至长安城。

原剧中左屯卫兵哗变,安康公主擅自调动城外的十六卫军进城平乱救驾,又没有圣旨的情况下,其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在剧中,若不是安康是皇上十分宠爱的公主,又是个女姓。

这事别说放在李恪李泰身上,就是李承乾身上,基本上也是后患无穷的。

不然为什么李承乾自己选择带着东宫六率的人去护驾,而不是以太子之尊去城外搬兵;若真的李承乾去,一定是一个兵都调不动,而且领兵大将们也不敢听命,不然太子和将领们都完蛋了,哪怕是救驾,是出于好意。

所以李世民神色极为严肃,第一个反应就是询问十六卫军的将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真的稍有政治头脑的人就知道,影视剧想表达的根本不是那个意思。

其实李世民言外之意是,谁让你们来的,你们好大的狗胆,没有朕的圣旨,伱们竟然敢将几万兵马开进长安城?

今日听着公主几句话,你们就敢擅自调大军进城,那以后还会不会听着某个皇子的蛊惑,以救驾的名义来刺驾,甚至于领兵大将一声令下就能调动三军?这决对是比左屯卫军哗变更加严重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军调动,朝庭有制度,由其还是开进长安城,决计要有皇上的圣旨,兵符,甚至还有要宰相府里的政令,多道手续配合。而且军中还要有一整套的程序来验证,多个部门的将领一致同意,每道程序符合,才能调动。不是哪一个人发句话,就能搞定的。

汉武帝在甘泉宫休养,卫青得知匈奴从山中小道偷袭,急切之下带领大军无令去救驾,就是犯了君王大忌,哪怕是好意,是忠心,也被刘彻卸了兵权,就是这个道理。

京城的禁军,护卫京畿,不奉圣旨决不能动,更不用说进城了,哪怕长安城乱成一团,眼睁睁看着化为一团灰烬,也不能擅动一兵一卒。

至于你说你好心救驾,你认为皇上有需要?

不好意思,皇上的处境是否危急,是否需要援助,要不要调兵,调多少,这个判断在皇上,决不能在其他人手中。

不然,就是天大的灾难。

皇帝是从承庆殿里得知消息赶到左屯卫军的,如果需要调兵入城平乱,他自成不会调啊?写封圣旨,派马宣良出城,难道会比安康自己去,在效率上要低很多吗?

所以,此事过后,十六卫军高层决计要进行大清洗,同意调军,领兵入城的一连串的高层将领们要跟着倒霉,基本上未来是不会再有领兵的机会,皇上仁意一些的,调为文职,或者边地,削职为民都有可能。

心狠一些的,杀机敬猴,无数人头落地,以维护皇帝权威,也是等闲。

现在能想到安康多坑人了吧?

坑了十六卫军不说,还指着慕一宽对皇上说:‘他还带儿臣赚开城门’,你是嫌他死得不够快了吗?

估计李世民当时心里都要疯了,你在左屯卫军哗变的时候,当着皇帝的面,在皇帝不知道的情况下,将保护他镇实京畿的十六卫军调到了城里,并且告诉他,他的城门被一个商人赚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