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货物互市的方式,一点点加强突厥对我们的依赖性,减少两个民族的对抗,就算以后打败突厥之后,也可以以这方式来统治管理突厥。”
“是啊,父皇!”
李言一脸的赞赏,说道:“草原风调雨顺,草青马肥的时候,突厥人实力大增,会侵袭我们;而草原上糟了灾,人们活不下去的时候,为了生存,他们依然会南下抢掠。”
“草原和中原的对立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无解的难题,隋文帝时期,国力强胜,又不是没有制服过他们,可后来中原势弱,他们又卷土重来。”
“儿臣从来没有怀疑过,以父皇的英明神武,积蓄几年实力,不能击败突厥,可能管多少年,谁也无法保证,只靠战争想完全消除这种外患,几无可能啊!”
“若是通过经济方式,稳住草原还是可以做到的,在我们自己不虚弱的情况下,这样等同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互市,我们可以在他们风调雨顺的时候,用粮食和布帛,将草原上多余的马匹买回到中原来,减少他们的战力,瓦解他们的实力;而遭灾的时候,又可以通过互市,给他们一些粮草,让他们安然过冬,没有了生存的危机,无形中也会减少突厥的侵略性。”
“毕竟,打仗也不一定能赢,就算赢了获得的物资也不一定有交易获得的多,而且还要死伤不少人,与其这样,还不如通过正常的互市的好一些。”
呃.
李世民一愣:“他们都遭了灾,自己都没有吃的,还有什么和我们交易?”
“父皇,就算没有,也可以拿土地,或者先欠着,等到来年收成好了再还嘛,总比逼得他们直接来抢要好的吧?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出钱,让他们出人出力,雇佣他们帮我们打西域高昌诸国,打室韦高句丽等这些一惯和我们大唐做对的敌人嘛!”李言挑了挑眉头,一脸深意的说道:“父皇,假如突厥明年糟了灾,我们拿出一百万石粮草来,要求颉利拿整个高句丽来换,伱说,在我们军力强盛的时候,颉利是侵略我们严阵以待的边镇,还是去欺负更加软弱的那些东西边境上的小国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嘶’
李世民顿时深吸一口凉气,若是换位思考,颉利十有八九会去打那些小国,不但可以抢夺物资,而且还可以拿剩下的人口城池土地和大唐换来巨额的粮食布帛等物资,这样等于祸水东引,而且还让敌人去消耗敌人,而自己要做的只是付出一些物资罢了。
“而且经济手段的作用远不如此,比如在正常年景里草原上一头牛要十贯钱,一只羊只要两贯,一匹马却要五十贯。而我大唐地域广大,粮食产量却比较高,我们可以大量以粮食布帛来换取牛羊,而少要马匹。”
“那么,草原上的牧民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布帛,就会养更多的牛羊,而少养马匹,此消彼涨之下,草原上牛羊越多,可供征战的战马越少,不是变像的消弱了突厥的实力吗?”
“若是用草原上不值什么钱的牛羊等牲畜就可以换来战争流血都得到不的物质,那谁还会跟着颉利来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攻击边疆的坚城硬塞呢?”
“再者,若是袭扰大唐边镇可获得价值等同一百万石的粮食,而通过边镇贸易,同样可以获得得这么多,那突厥人还会选择流血死亡,付出那么大的成本吗?”
“可实际上,突厥人每次入侵,拿走一文钱,便会给我大唐靠成十文钱的损失,其中大部份的损失都凭空的蒸发掉了。突厥人没有得到,而我们也没有得到,全都变成粮草军械马匹,城镇房屋财产等损失毁于战火之中了。”
“还有帮助百姓过冬,后续战后重建,来年的耕牛种子等物资更是数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