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李佑的决心

第1108章 李佑的决心

历史中的李佑,也就是在这几年在齐地起兵,反抗自己的父皇,天可汗李世民。想到这里,李言暗暗乍舌,此人真是胆大包天,历史上以儿子公然造父亲反的亲王还真不多见。

更何况还是横压一世的千古帝王李世民,李佑是怎么想的?

莫不是他以为李世民能干的事情,他也能干。就像后世的棒子和猴子,与龙哥住得近了,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心,认为龙哥能做的事情,他们也能做。

挑战全盛时期的天可汗,李佑的无脑可见一斑。

若是李恪不愿西去,那东边的乱局,就是他的坟墓,即然李恪识趣,退了出去,那李言就选中了李恪。

看过原剧的李言知道,李佑表面上投靠了李承乾,实则心怀鬼胎,私下又和李泰、李恪搅在一块儿,颇有些和后世的大将军王皇十四子胤禵的夺嫡之路有些类似。

打得是借鸡生蛋,李代桃僵的主意。

只是这个时代李言早早的躲来了,局势被李言搅得乱七八糟,那些鸡们都被闪了腰,李佑这个蛋,更是没有机会施展了。只是多年的积蓄和谋划,李佑岂能甘心放弃?

现在昏厥而未死的李世民,几乎堵住了李佑破釜沉舟的勇气。万一起事了,李世民又醒过来了怎么办,就这么犹豫之中,李言和世族达成一致,又逼走了大部份亲王。

李佑正进退两难之际,李言给他寻了一条路子。

所谓的代表施罗叠的突厥使臣,自然是李言利用突厥在长安的细作暗探安排下去的,即然李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那李言就给他一个轰轰烈烈的未来。

如今,突厥在长安的所有力量,尽在李言的掌握中,他要用这些细作,慢慢渗透一大批朝中臣子,尤其是那些心怀叵测的世家大族。通敌,也是自己未来大洗牌的一个合理的借口。

李言不会冤枉他们,突厥这张底牌,可以让他从容的收取证据,钓鱼式的执法,让那些人最后死得心服口服。

当然,还有一个额外的用处,就是考验一下锦衣卫现在的能力。

突厥细作接触朝臣诸王,意图不诡,这正是锦衣卫的职责范围。不过从具体的情况来看,王玄策现在还没有发现,这让李言对锦衣卫的能力,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无法随时掌握重臣和亲王们的一举一动,这和大明无孔不入的天罗地网比起来,还差得太远。

李言略略有些失望,明面就算了,底下的暗线也没有布出去。

王玄策或许是个纵横捭阖之才,亦有临机应变的军事才能,可具体掌握这种暗探机构,还是差了些意思。

李言没有提醒王玄策,他想看看,锦衣卫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发现齐王和突厥人的谋划?

他又想到了李义府,此人心思深沉、胸有沟壑,无论是胆魄还是头脑都够用,又年富力强有手腕,历史上也做到了宰相的级别,能在女帝这种狠人的主掌下,混到这种位置,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若是能确保他对自己的忠心,让他执掌锦衣卫,倒是十分合适的。略略思忖了一番,李言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锦衣卫现在无法发挥它真正威力的根本原因,不在王玄策的性格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自己没有老朱那种一言九鼎的权威,主人不强势,走狗也就不敢张狂。

在世家大族限制的情况下,锦衣卫也只有缩成一条守门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