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句话,叫不到京城不知道啥叫官多。
扔下去一块砖头,砸到十个人,得有一半是体制内的,不是科就是厅。
虽然蓝星一视同仁,地震没偏没向,但既然云海城能有活人。
那京师里即便损失惨重,也一样有幸存者。
而官府的机构只要没一瞬间全部死绝。
按照惯性,就能有效的运行起来。
毕竟一个部门死三分之二的人也不影响这个部门的有效运作。
京城呀,啥人才都有,啥物资也不缺。
李仙在云海城找到一个粮仓都是撞了大运,但体制内的官员们对京城里所有的信息都门清。
这是信息差,是李仙羡慕不来的。
官府里有酒囊饭袋,但其中的精英也绝不占少数。
事实上,如果按时间划分,京城基地的组建速度是要远远超过李仙组建营地的速度的。
李仙还在废墟中翻找物资时,京城的基地就已经正常运行了。
但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不易。
李仙可一言而决营地内的一切事物,但京城不行。
虽然物资不缺,但稍稍稳定后,所谓的高层就需要争出来一个大小王来。
或者说是一个互相妥协的尺度。
只不过盾座族的袭击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当内部有矛盾时,外部的压力就是最好的愈合剂。
在面对这种和人类沾不上一点关系的怪物时,所有内斗被搁置,一致对外。
在武器不缺,战士用命,高层靠谱的情况下,盾座族的进攻被挡住了。
但也仅仅是挡住了,或者说是僵持住了。
也许是发现了京城重要性,盾座族的母巢在京城范围内,可不是一座两座,是数十座。
而基地庇护的人员也多,所以母巢进攻的目标相对稳定。
双方在瓜分京师范围内绝大多数活人后,就那么僵持住了。
母巢在造生物兵器,基地也在抓紧搜刮武器物资,组建军队。
但大仗没有,小摩擦不断。
而在失去外界的一切联系。
每天的弹药如流水似的消耗,而又不能得到有效补充后。
在伤亡越来越多,弹药越来越少后。
官府便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突围,一派认为应该抵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