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不知道战损比具体如何,但绝对超过了一比十。
其中至少一半是死于人类自己之手。
那都可是精锐呀,不然也顶不住盾座大军的冲击。
可这种精锐即便是龙城又能拿出来多少?或者说还剩下多少,又够消耗几次的?
更何况士兵是人,不考虑士气的嘛?
战场上可能没办法,都打上头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可只要冷静下来一想,那就是军心动荡,士气狂跌。
与敌人战死,和死在自己人之手那是两码事。
再精锐的士兵,首先也是人,然后才是兵。
是人就有人的七情六欲。
翻翻历史,就能发现,阿美莉卡的大兵在巴东半岛上有成建制投降的士兵。
霓虹的士兵也有俘虏,比如去西伯利亚种土豆的那些。
打朝鲜战争的时候,大乾也是有成建制投降的士兵的,人数也不少。
所以一支军队,能战,敢战,能死战的一批人是绝对的中坚,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
如果还有战争,谁去最前线?
在对抗敌人的同时,致命危险还来自自己身后?
那些愿意死,或者说是肯去牺牲的人死完了,这支军队也就崩了。
就拿那些特战自爆小队来讲,看身体素质,说一声兵王也不过分,但炸一个少一个。
一场战斗下来,就死的七七八八了。
所以李仙断定,以这种方式取得战争胜利的手段不可复制。
这是肉体与火药的第一次碰撞。
也是大乾这个立国百年的国家最后的回光返照。
如果说曙光城的创建,功劳的百分之九五是李仙那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为主要元素。
那龙城的创建,功劳的百分之九五就是那千千万万舍生忘死的集体精神。
个人与集体,孰轻孰重?
李仙的想法当然是个人,因为自己拳头大嘛,这个想法一定会有很多人来杠。
可李仙就是这么认为的,谁不服?下次打母巢让他去打头阵。
这也是为什么李仙不选择找一个营地加入,非要自己创建一个的半数原因。
在炮无一门,枪无一杆的情况下,白手起家,从0开始,啥啥没有的情况下,建基立业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是因为李仙不想成为集体的代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