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东北抗战 之 “墙缝”之战

奉天抗日联军第二师五团、六团安排部分兵力,将战利品全部运往后方,由于缴获太多,两个团剩下能作战的兵力还不到一个团,于是他们在事先选择的阻击阵地上,利用地形优势,开始交替阻击日军进攻,他们这个阶段歼敌数量不大,但对迟滞日军进攻起到了很大作用,日军直到下午2时,才接近第二师的主战场:“墙缝”山。

墙缝山其实是一座无名的小山,“墙缝”是指夹在清河支流与山坡中间的一条5华里长小路,路边山顶耸立着无数一人多高的石壁,时断时续,隔一段有个裂口,故而被方铁汉称为“墙缝”,小的缝隙只能露脸,大的缝口数米宽。埋伏山顶石壁后面的抗日联军、可形成交叉火力。

“墙缝”是极为特殊的地形地貌,也是抗日联军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天野旅团在人数、装备、训练、作战经验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奉天抗日联军,但方铁汉坚信,“墙缝”山独特的地形地貌,会让双方优劣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日军根本无法突破这条防线。

黄盛贤认真观察过“墙缝”山预设战场后,也认为这是一处绝佳的伏击战场,只是“L”形山路、有2/3用不上,日军也不傻,不可能不做侦查就贸然进入这条山路的。

黄盛贤让四团挖了几条通往后山的交通壕,便于部队轮替,在不到1000米的正面摆了一个连的兵力,其他部队都埋伏在后山。

五团、六团、四团的那个营歼灭鬼子一个大队的消息,极大的鼓舞了“墙缝”山上的四团官兵,大批战利品从山下小路往回运,看的这些治安总队警察们直流口水。

黄盛贤带着第二师斥候连在山下“拦路抢劫”,所有手雷、掷弹筒和炸弹、子弹都被截留了,没办法,奉天抗日联军中,只有方铁汉的206团和一个营武器弹药充沛,另外两个师那晚夜战、缴获还没消耗多,方铁汉在西丰县城又斩获颇丰,他虽然支援了两个师不少枪弹,但第二师每个士兵平均只有31发子弹、1.5颗手榴弹。

现在,通过“打劫”自己的部下,黄盛贤再不用愁弹药不足了,他让四团的两个营,全部下山来搬运弹药。

五团、六团并不是一路向后撤,五团阻击日军的时候,六团就在挖路,反之亦然,而日军一见到这种被挖过的路,就不得不派遣工兵部队先去排雷。

不知道是抗日联军哪个战士先想出来的办法,他挖了一个比较深的坑,在坑底铺满空弹壳、或是破铁皮,再在坑内屙泡屎,然后再用土盖上,还故意把土填平、伪装成没有被挖过的样子,这只能更引起日军工兵的注意。

探雷器发出的尖叫,让日军认定下面有地雷,排雷兵匍匐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挖出……一坨屎。

这种“先进经验”马上有人效仿,并“开发”出新式诡雷,日军不挖工兵探出的“地雷”,这个“地雷”可能就是几颗手榴弹组成的诡雷,炸你没商量,排雷,那坨屎下面、也许是颗手榴弹,炸不死你、恶心屎你!

由于5团、6团的这种别出心裁的战术,迫使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胆战心惊的,所以他们很从容的撤到后面去了。

日军终于来到“墙缝”山下了。

险要的地形,让日军先头部队没敢贸然踏上山路,一阵乱枪射击过后,日军向“墙缝”山派出一份小队的日军,向山顶慢慢爬去,直到日军距离最近一块石壁不足80米时,石壁的两边突然伸出黑洞洞的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