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听高将军的,彻底平定叛乱!”士兵们的情绪被点燃,呼声更加响亮,响彻整个营地。
而此时,易安王在城中,也听闻了高仙芝被士兵们称为“军神”的消息。这犹如一把盐撒在他的伤口上,让他的怒火再次燃烧到顶点。“军神?他也配!”易安王在城楼上,望着越国军队的方向,怒吼道,“我定要让他知道,我易安王不是这么好惹的!”
易安王开始在城中紧急部署防御。他将兵力集中在三座城池的关键位置,加固城墙,设置陷阱,准备与高仙芝决一死战。同时,他还派人四处联络,试图召集更多的力量来支援自己。
“哼,高仙芝,你以为我会这么轻易地被你打败?我倒要看看,你接下来还能使出什么花样。”易安王阴沉着脸,自言自语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疯狂和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在那弥漫着硝烟与肃杀之气的江南战场上,局势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每一步都牵系着无数人的生死,关乎着越国的兴衰荣辱。易安王的叛军,在高仙芝那精妙绝伦的围点打援之计下,遭受了重创,已然是强弩之末,气息奄奄。
此刻,易安王所在的营帐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那狭小昏暗的空间,仿佛一座无形的牢笼,将易安王困于绝望的深渊。帐内,士兵们低垂着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恐惧,往日的嚣张气焰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易安王来回踱步,他的脚步声沉重而急促,每一步都踏在士兵们忐忑不安的心上。他猛地停下,一拳重重地砸在桌案上,怒吼道:“高仙芝!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那声音中蕴含的怨毒与不甘,仿佛要冲破营帐,响彻整个天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此一战,易安王的军队可谓是元气大伤。不算伤兵,目前能够战斗的人员仅仅只剩下五万人马。这五万残军,犹如惊弓之鸟,士气低落,人心惶惶。财政紧缺的困境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易安王的咽喉。粮草的供应变得捉襟见肘,士兵们常常食不果腹,身体日渐虚弱。战马也因缺乏足够的草料,变得瘦骨嶙峋,奔跑起来有气无力。人困马乏的疲惫之态,在这支军队中尽显无遗,他们就像是被困在陷阱中的猛兽,徒有挣扎的力气,却难以逃脱覆灭的命运。
反观朱镇山这边,虽然人数也锐减了数万,但整体能战斗人员还有十五万左右,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越国军队的营地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士兵们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对高仙芝充满了崇敬与信任,高仙芝的每一个决策,在他们心中都如同神明的旨意一般,不可置疑。营帐内,高仙芝和朱镇山正对着军事地图,仔细地商讨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高仙芝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说道:“老师,如今易安王被困于这三座城池之中,已成瓮中之鳖。我们只需将这三座城池团团围住,断其粮草,不出半月,他们必然不战自乱。”朱镇山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仙芝所言极是。不过,易安王此人狡诈多端,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走进营帐,单膝跪地,高声说道:“报!战报已送到易归龙陛下案前,同时,让我们抽调人马援助东部边境的圣旨也已经来到江南。只是圣旨并未点名让谁领兵前去东部边境。”朱镇山和高仙芝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是一个关键的抉择。朱镇山沉思片刻,说道:“仙芝,我提议由你带队前去东部边境。你智谋过人,英勇善战,定能在东部边境立下赫赫战功。而我则留在江南,与易安王继续抗衡。”高仙芝拱手道:“一切听从老师安排。只是学生一走,老师这边的压力怕是会增大不少。”朱镇山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我虽年迈,但也还能应付得来。你只管放心前去,东部边境的安危,就全靠你了。”
于是,高仙芝开始着手准备前往东部边境的事宜。他挑选了五万精锐士兵,这些士兵都是在与易安王的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勇士,他们对高仙芝忠心耿耿,愿意追随他奔赴任何战场。出发前,高仙芝在营地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誓师大会。他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台下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弟兄们!如今东部边境告急,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身为越国的将士,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此去东部边境,我们定要奋勇杀敌,让敌人知道,我们越国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士兵们齐声高呼:“奋勇杀敌!保家卫国!”那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震破。
烽火连营:高仙芝东行与易安王的困局
在越国军队的营地中,高仙芝即将带领五万将士奔赴东部边境的消息迅速传开。这五万人马,虽说并非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可都是在与易安王漫长艰苦的战斗中并肩走来的兄弟。他们一起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一同在营帐里熬过无数个提心吊胆的夜晚,一同分享过胜利的喜悦,也一同承受过伤痛与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