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地方卫所过于强大也不是好事,所以朝廷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毕竟是皇权至上的时代,与通讯、交通、信息发达的后世相比,思维和处理多有不同。
即便削减诸多,可仍然不妨碍朝堂上冒出“穷兵黩武”的呼声。
好在高层早已达成了一致,第二次北征顺利进行了下去。
景德十三年三月,北征大军集结完毕,开拔出塞。
出京城,经独石口,过多伦诺尔,穿浑善达克戈壁。
被清扫一空的漠北东部尚未有势力填补,去年留下的残肢断臂,如今只余森森白骨,在四月的草长莺飞中时隐时现。
北征大军巡视漠北东部,一路人烟不见,未逢任何敌军,抵达忽兰忽失温。
贾瑚走的路线,与冠军候当年颇为相似,也算是另一种的致敬。
与冠军候相比,贾伯珣乃是后人,而在贾瑚之后,亦有后人复来。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现在的贾瑚也没想到,他走的这条路,在漠北大开发,重新焕发生机以后,会成为一条连接边塞内外的商道。
聪明勤劳的大夏人民,在这条商道的基础上又经开发完善,最终形成了勿兰忽失温——浑善达克戈壁——张北——张家口——京城的完整商路,后称“京勿大道”。
而狼居胥山,也成为了行商之人必去的礼敬参拜之处。
因为狼居胥山就在勿兰忽失温地区,作为战功赫赫的大夏守护神、漠北的征服者、商路的先行者,贾瑚被人们雕刻伫立,还被赋予了“小武财神”之称,香火颇盛。
当然现在还不必,没死呢。
贾瑚在狼居胥山进行祭天封礼仪式,又在姑衍山进行祭地禅礼仪式,接着向北进发来了个瀚海一日游。
喜提“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翰海”三大成就,真是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