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就特别忧郁

你没看错,这会儿这边的农村,农民的平均家庭收入一年也就是二三百块钱,年年欠贷款的不是少数。年年还年年欠……种地亏钱。

种庄稼的没饭吃,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普遍现像,一直就存在,上上下下也一直心安理得,各种折腾没完没了。

从老爷家出来,张爸张妈又去看了几家长辈,一家给了两百块,然后一家人才从坡上下来去小星家。

张爸这一支的辈份比较高,堡子里他叫声叔叔的也就是那么三四个人,而且另外几个都已经很远了,三服以外。

其实几代人下来,亲戚也都不那么亲了,已经变成了邻居,同村。

五八年的时候迁过来不少外来户,在这扎根发芽婚娶,也弱化了同宗的概念。张铁军的二姥爷和姥姥都是那个时候落户过来的。

小星家里不太富裕,或者说有点穷。一家就三口人,全靠张铁军的叔叔干活挣点钱,婶子就是在家带孩子洗衣做饭。

她身子骨弱,重活干不了。一米五的个头瘦瘦小小的,冷眼一看和个初中学生似的,还是初一的。

叔叔那边除了种地,在农闲的时候出去帮人家盘炕,一年下来有点收入,但是还了贷款和种地的亏空以后也剩不下什么了。

有人说那种地亏我不种了不行吗?我出去干活。不行。犯法。不但必须要种,而且种什么还得上面说了算,连用多少化肥都是硬指标,不用就收拾你。

至于赔不赔亏不亏有没有饭吃那是你个人的事儿。

一直到九七年以后,农民才被从土地上释放出来。农民工是零四年才出现的称呼。不过你查资料就是八三年。

八三年农民就欢天喜地的进城务工了……就有点想笑。这让那些待业青年情何以堪?再说上哪开介绍信?拿什么换粮票去?

张爸给弟弟拿了两万块钱。

“这钱把家里好好收拾收拾,给弟妹好好将养将养,别舍不得花。孩子必须得好好上学,怎么也得念到高中,不上学将来就完了。”

“这也太多了。”

“多什么多,给你就拿着,铁军儿现在出息了,能挣不少钱,算他孝敬你们的,等以后要是让了,你们就进城去,先把身体养好。”

“活不行就找人干,”张妈拉着小星他妈的手:“你看这瘦的,去医院好好做个体检,看看亏什么,这么下去可不行。”

“爸,我大爷开大汽车来的,两台。一台红的一台黑的。”

“你们开车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