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姨是张妈的好朋友,经常来店里去家里找张妈聊天,一起约着去烫头什么的,张铁军比较熟,这个曲姨见的就不多,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这到是没什么可奇怪的,从老张家彻底出名了以后,家里的客人就开始与日俱增中,多少年不联系的前友人都露面了,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和张爸张妈表达着友好。
借钱的,给张铁军介绍对象的,来推荐自家姑娘的,找张妈探讨人生的,还有想让张爸张妈帮忙解决家庭问题的。
男男女女,形形色色,人间百态,不过如此。现在的张家小店儿就像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
关于借钱的事儿,张铁军从来不担心,张爸张妈向来稳重,自然知道怎么处理,那些套着话想拉近关系的就更不用说什么。
就是这个找上门来介绍对象的,有点头疼,这人家也是好意,拒绝都得想方设法的委婉一些,就特别的磨人。
至于要解决什么问题的,那就看脸有多大了,反正脸皮是真够厚的。
好在他这大半个月躲出去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开业的冲击自然也会一点一点淡去。
“他出国啦,”张妈给吴姨解释:“去香港待了半个来月,从香港给他姥带的衣服呗,咱们这边估计还真没有。家里有什么东西他都清楚。”
“出国啦?”吴姨瞪大了眼睛。她的眼睛本来就大:“干什么去了?出去发财呀?”
“陪朋友去的,转转看看呗。”张铁军拽了把椅子坐下来。
“香港好不?他们说那这可繁华了,都有钱,马路上全是小轿车,上班的一个月都好几万。是真的吗?是和录像里一样不?”
吴姨像连珠炮一样问了一大串问题。
“比咱们这边繁华是肯定的,”张铁军点点头:“车也多人也多,录像里的地方也确实是那样,不过,也有穷人吃不上饭的,也不都能挣着钱。”
“我估计就是这样,哪还没有穷人?”张妈接了一句,手上的红绳也打开了,掏出来项链看了看笑起来:“死孩崽子,这不就是咱们市里卖的嘛,还唬我。”
“怎么看出来的?”吴姨欠身过去看了一眼:“哎哟,可不小。”
张妈笑着把和项链放在一起的发票递给吴姨:“发票还在这呢,都不用打开我就看着本市几个字儿了。到是不小,挺好,夏天戴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