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我让人过来把咱家小店儿改造一下,改成超市,超级市场,听明白了没?”
“什么呢?还市场,超级市场?超级市场是什么市场?改成大厅啊?那这地方能够用吗?没弄明白什么意思。”
张妈摇了摇头,问几个阿姨:“你们听懂了吗?”
“不是咱们说的那个市场,其实应该叫自选商场,就是把货都摆好,谁买什么自己去拿,然后到门口来结账,店员就是补补货防偷就行。”
本市的第一家超市就叫做自选商场,是联营大厦在最顶层弄了那么一个也就是六十平方米大小的空屋子搞出来的,卖的商品相当有限。
那应该是九七年了,张铁军在那买了盒汇源果汁,花了二十七。在九七年一盒饮料二十七那真的是天价了,巨贵。
等到本市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出现,已经是零五年前后了,这边的市场反应速度要比沈阳慢的太多。
沈阳的超市是九五年起步的,不过规模不大。
两千年前后韩国乐天玛特和法国家乐福,湾湾大润发先后进入沈阳,这才开启了大型超市的序幕。
“都卖什么呢?”赵姨问了一句。
“以快销品为主,和百货差不多,什么都有,老百姓家里日常需要的东西都有。
等我弄起来你们就知道了,一句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啥是快销品?”
“谁知道了?一天尽是新词儿。”
张妈和几个阿姨都是一头雾水。
“那衣服这些还卖不卖了?”
“卖呀,挪到二楼去。”
“得了,我也不问了,”张妈吧嗒吧嗒嘴:“你弄吧,反正弄完了就知道了呗,二楼空着确实也是太可惜了。得停业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得停几天,半个月吧,得安装货架还有监控设备什么的,里面办公室休息室都得收拾一下,以后你就得去里面唠嗑了。”
“那到是没事儿,里面也有那么大呢。你市里也开呀?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都开。市里,沈阳,京城申城。解决货源问题呗,这个和百货不一样,包装重量什么,得直接从厂家发货。”
“绕开批发呗?”
“这么说也对,把价格压下来。到时候在咱们家就能随时买到南方的东西了,还便宜。还有进口的东西。哪的都有。” 爱去书库
“那就弄吧,说了半天我也还是没听明白。”张妈笑起来,对几个阿姨说:“咱们看样是彻底老了个屁的,跟不上时代了。”
“这个还真不是,”张铁军说:“现在整个国内都还没有,咱们算是第一家。”
国内在九五年以前是有超级市场的,最早的可以推溯到八三年,不过只是借鉴了人家的名字和模式,规模太小。
严格来说应该叫自选式农贸商场或者自选式杂货店,它们模仿的是香港的士多店,货品上和小卖部没有什么差别,就是生活用品和食品。
士多店其实直译过来就是杂货店,闽南语叫柑仔店,香港澳门叫士多,超级士多。
超级市场这个词也是从香港传过来的,香港的超市出现和发展都比较早,在四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很成熟了。
是法国家乐福九五年进入内地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东西可以这样卖,在国内掀起了大型超市的浪潮,两千年前后诞生了很多品牌。
“从外国学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