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个街区公园儿,中心这一块做商业娱乐,边上一圈做写字楼,酒店和配套公寓,大体上就这样,你找人细划一下拿给我看。”
“第一期?”
“对,第一期,分十个项目部来搞,后面不用说死,就说看效果,二期三期都可以有。”
“老板, 这里好像有两片住宅。”
“我知道,”张铁军点点头:“五十年代建的两片筒子楼,这都三十多年快四十年了,拆了正好。
你和市里说,要是用咱们来搞,就是这一块,要完整的,至于这两片居民……这样,让区里出地,咱们盖点楼直接安置掉就行了。”
张铁军皱了下眉,仔细想了想:“这两片儿好像加起来不到三千户,在北边建个大点的住宅区就搞定,具体的你们商量商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铁军记得光华里是五六年建的,是一千六百多户,永安里比光华里要早,规模也要小一些。
这两个小区当时都是为了接纳从二环里占地迁出的居民,事实上从二环里往外面掏人这事儿一直就没停过,就是迁的没有生的快。
京城这边对整个市区的规划,或者说对京城东一侧的规划相当早,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包括望京那一片到建国门外大街这一带。
也就是东二环到东四环之间。事实上到了九三年这会儿三环路还没有全线贯通呢,北四环都修好了。
三环路是九四年年中全线通车的,而四环路要等到零一年去了,修了十多年。
为什么呢?没钱。
这么多年其实钱没少花,但是总是这里一下那里一扒的,什么都想弄,又什么都没弄明白,都没有结果。
而且资金被亚运和奥运给占掉了相当大一部分。
咱们就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