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安排,您看行吧?”
“好,我服从节目组的安排。”张铁军看了一眼总导演:“咱们也不是接触一次两次了,你至于这样吗?这是干嘛?”
“嘿嘿,您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嘛,上面有通知,我这一下子的,有点不太拿得准。”
“可拉倒吧,可别弄这一套,我来这里就是个演员,正常演出,你弄这些干嘛?可能……以后可能会有有事耽误彩排的情况,我会提前报告。”
“别别别别,通知,通知。”导演飞快的摆了摆手:“有事通知一声就行,我这边肯定给您安排妥妥的。”
“咱俩是一寸照片,谁也别整景,行吧?我又没长出来三只眼。我是演员,就听你导演的,等你到了外面到我的地盘上就得听我的。一码是一码。”
“行,听您的。”总导演心里一阵轻松,点了点头。
这个您是京城人的语言习惯,这些在京城生活时间长点的人也都习惯了这么说,到不是说生不生份。
您,怹,这都是京城俚语,和尊不尊重没有一毛钱关系,骂人的时候也这么说。
“有个事儿,”导演想了想,带着点小心问:“台里有个节目想请您上一期,您看有没有时间?”
“请我?”张铁军挠了挠脸:“什么节目?我就一唱歌的,请我干什么?”
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些娱乐性的电视节目,电视节目还都是比较严肃的,比较格式的,张铁军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节目能请他。
再说干什么呢?唱歌?综艺大观不会请他,那是用来宣传国外的。我们在不遗余力的为国外做宣传这一块做的又早又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台里的新节目,亚运村那个。”导演搓了搓手,有点不太好意思。
“小太阳啊?”
“对对对对对,这个您也知道?”
说的节目是今年五月播出的东方时空,一个,由一群无业无钱无户口的人开创出来的改变国内新闻时事模式的影响力巨大的节目。
之所以叫它小太阳,是因为在给栏目起名字的时候,他们几个人起的叫新太阳60分,下面子栏目叫太阳之子,太阳扫描,太阳家庭热线和新太阳金曲榜。
这名字直接就被杨台长给打回来了,重起。
然后几个人疯狂暴脑,起了一堆名字递了上去,主打一个太阳城。结果被圈定了东方时空这个本来是凑数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于是子栏目的名字就也得跟着变化,变成了东方之子,生活空间,金曲榜和焦点时刻。
栏目创办一共七个人,没有办公地点也没有钱,好说歹说台里借了二十万给他们。是借,不是拨。
没钱有没钱的做法,跑亚运村租了套公寓,便宜嘛,然后招的全是散兵游勇四无人员,就冲着工资低还不用考虑什么几险几金。
崔永元刚开始是来帮忙起哄的,他又把白岩松介绍过来。还有从湖南台借过来的王志,这哥们采访李嘉诚,把老李头问哭了两次。
一群连临时工都算不上的年轻人,起五更爬半夜的折腾,愣是把节目办起来了。他们曾经被请来的保姆嘲笑。
人家保姆亮出暂住证:我有这个,你们有啥?
他们啥也没有,工资都没有保障,从亚运村搬到职工之家,又住进六里桥的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