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那必须重叠

“那也不是不可以。”刘市长舔了舔嘴唇。

“可拉倒。”张铁军抬手拒绝:“不行,老丫咱们得快跑,我感觉这是要绑架咱俩。”徐熙霞咕咕的笑起来。

“如果朝天门给你,你打算怎么建?码头怎么搞?你说的两座大桥怎么搞?”孙书记问了一句。

“做成渝城的地标,建一座现代化的综合码头,”张铁军说:“那时本来就像一个船头,那就打造成一个船头,扬帆启航。

上面会有桅杆和风帆,一个建筑群组。大桥就在码头的内部连接,从这里过江到江北嘴和弹子石。

所以,江北嘴也得给我。

至于南岸,我帮你们修条路吧,那边历史建筑比较多,可以打造一条滨江文化路,把历史文化和商业综合起来。

这两桥一路,就用南岸那边的土地来抵账,可以吧?包括土地上面的建筑。搬迁的事儿也不用你们操心。”

“南岸啊?”刘市长愣了愣,看了孙书记一眼,眨巴着眼睛琢磨起来。

他和孙书记在来之前已经商量过,两个人的想法是拉张铁军去建设江北,把红旗河沟到大石坝那一带打造出来。

这会儿松树桥那边还都是土路呢,还什么都没有。

联燃文小说网

修建石门大桥就是想以它和嘉陵江大桥,计划中的黄花园大桥,高家花园大桥形成一个新的城市经济圈,扩张城市减缓老城区的压力。

红旗河沟立交也是这个计划的一步。

五里店立交,红旗河沟立交,松树桥立交,柏树堡立交,石马河立交,再加上蚂蝗梁和大石坝,打造一个立体的交通网。

为什么想把城市向北扩张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一个是机场在江北县,二一个就是南部全是老城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卫星地图上能看到,渝城主城区是被东西两侧绵长的山脉夹在中间的一个漏斗型,上宽下窄。

南岸的空间太过狭小,九龙坡大渡口全是工厂,巴县几百年的老城区挤的密密麻麻的,想动成本太高了。

而且长江蜿蜒着在几区中间穿过,没有什么空间,距离中心也太远。

江北,包括江北县有着三百平方公里的可利用空间,向北扩张是最理想的,可以改变渝城被压缩在六大转盘的城区布局。

南坪,杨家坪,石桥铺,上清寺,三角碑,这是渝城的老五大转盘,重要的五个交通节点,后来又加上观音桥。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白驹过隙。过去的已经过去,转身就是历史,人生如此,城市也是如此。

很多我们不经意的,习惯了的,不在意的,却会在以后的回忆中成为重要的印迹。

就好像这会儿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汉渝路为什么叫汉渝路,双碑到底有没有碑,三角碑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瓷器口为什么叫磁器口?井口到底是哪个井?陈家湾是因为那里住了个姓陈的人家吗?

人是很容易忘本的,何况世上无关的事,就像吃着农民的粮穿着农民的衣,却永远不会想起农民的付出。

官员捧着农民的饭碗,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发展城市,盖多少没用的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