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边,东方虽然拥有王安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大部分人员,但还是买了日本尼康和德国卡尔公司的机器回来拆解对照。
以王安公司的技术和技术人员为基础,以这个时候还不存在的浸没式技术为目标,研发新一代的光刻机还有硅圆设备。
这个时候光刻机还是美国GCA和日本尼康的天下,德国人能分走一小杯,阿斯麦还在飞利浦办公室外面垃圾桶旁边的简易房里为了生存挣扎着。
日本占据着全世界七成的光刻机市场……当然,这个时代市场也是很小就是了。
不过日本人还是挺厉害的,他们偷了德国的光学技术,然后能把产品卖回德国卖到美国,还能获得认可闯入高端局。
事实上九十年代以后,我们购买的蔡司,徕卡,包括哈苏和宾德,很多产品实际上都是日本代工的,有点像我们说的贴牌。
芯片在这个年代还并没有像后来那么被人重视,利用率不高也没那么高深,不管是技术还是设备花点钱费点力气都能搞得到。
当然了,还是王安公司的底子厚,独霸技术界二十年的企业可不是白给的。
哦对了,这个时候的芯片还不叫芯片,而是叫微处理器,网络适配器还叫接口,王安公司在这方面也有相当成熟的研究。
王安这个人确实可惜了,他要是能再多活哪怕五年,计算机世界的格局就得重新书写了。
和这些相比,轻工总会悄悄的换了一任会长,好像就感觉没什么了。
甚至张铁军都没在意,就是听了一耳朵就过去了,实在是没有那个闲功夫关注他。
这三个月,他不只是在北方周报发表文章和观点,也在不断的向内参递交材料,反正这玩艺儿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到也不抱什么太多希望。
不过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个轻重幅度的差异,毕竟他是用后来的眼光总结,不管是立意还是论据都要比那些顺嘴胡来的五十万们详实可信多了。
据秦刚说,这几个月国院各部委已经悄然的刮起了一股整治纠肃的风,虽然不大,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调换了不少岗位上的人。
这事儿本来是发生在九八年以后的,提前了五年,应该能解决不少问题,也能少发生不少问题。
一切都在悄然的改变当中,也包括张铁军自己。
而张铁军也得到了一个浑号,人称小钢炮,那是真敢说敢轰,就没有他顾忌的。这个浑号还是江主任在一次会议上给他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