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你看着处理好就行。”张铁军屋里屋外的看了一圈,不过好像自己在这房子里也没有什么记忆,看也是瞎看。
记忆都在矿区呢,早都已经没有了,连照片都没有。张铁军不太喜欢照相,从小到大的照片都不会超过二十张。
其中有十几张还是初中和技校毕业的时候,和老师同学照的。
那时候照相一张就是两块钱了,还是挺贵的。
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照相一直是一件挺奢侈的事儿,既神秘又严肃。
都是有了什么重要的需要纪念的事情,或者重要的人,才会计划好日子换上最好的衣服打扮一下,相当郑重的去照像馆拍一张。
那个时候照张相片,绝对不亚于现在去买一个名牌包包的那种心情,甚至比这个还要隆重。
后来,八零年左右,开始出现私人流动照像了,五毛钱一张,在当时来说相当不便宜了,咬咬牙给孩子照一张的都是富裕人家。
到了八六年左右,开始流行七寸的彩色照片,那攒钱照一张能激动好长时间。
那个时候的女孩儿成天就琢磨着攒钱照像,那劲头和现在天天琢磨买名牌包包一样一样的。
从那会儿开始,照像逐渐大众化,两块钱好像也不是什么大钱了,照像的年轻人开始多了起来,照像也不再那么高大神秘了。
九二年以后,国营照像馆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其实张铁军还是有一些遗憾的,毕竟照片是时光的印记,是时间的停驻。
“琢磨什么呢?”张爸洗了把脸,一边擦一边问了一句。
“我在琢磨小时候没照过几张相片。”
张爸啧了一声,摇了摇头:“这个确实,没照过几张相,我和你妈也没留下几张,那时候舍不得呗,照张相片的钱能吃好几顿饱饭了。”
张爸看了看时间:“你妈也真是的,现在是真不用干啥了,跑野了,这天都黑了也不回来,咱们等她吃饭不呢?”
张铁军就笑:“我妈现在又不用上班,也没有什么事儿需要操心的,你让她天天在家憋着呗?”
张爸扁着嘴摇了摇头:“人还是得有点事儿做才能,太闲了也不好。不等她,咱俩下去吃饭,饿了。你饿不?”
“还行。”张铁军摸了摸肚子:“那就走呗,又不是自己在家做饭吃还怕凉。”
“也是,有个食堂是方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爸又穿上外衣,爷俩再换鞋出来下楼去吃饭。
张铁军就笑:“你说咱俩刚才直接去食堂多好,上来折腾这么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