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克拉马依

乌鲁木齐原来叫迪化,汉唐以来这里都是屯田驻军的地方,清代开始建城建设,逐渐发展成为了西疆的政治文化中心。

五四年才改成现在的名字。不过,说改也不对,应该说恢复。

这里历史上是车师国,建有淤赖城,不过人们更愿意叫它优美的牧场,蒙语就是乌鲁木齐。那个时候还没有维吾尔族。

当然那个时候也没有蒙古族,是匈奴和突厥,是蒙古和维吾尔的先祖民族之一。

于阗王《使河西记》里这里就被称为乌鲁木齐。

零零轻小说

到了元朝,这里已经是漠西蒙古族的地盘了,清朝曾是准噶尔汗国的国都,被平定后进行了开发建设,新城就叫乌鲁木齐。

一七六三年,乌鲁木齐城北扩,扩建后的新城乾隆亲自定名为迪化城,开导教化之意,至此,这里就被称为迪化了。

四九年十二月十七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到五四年,应广大人民的呼声,恢复了乌鲁木齐的名字。

至于这个广大人民是谁,谁也不知道,都两百年了还在惦记着这事儿,也是挺不容易的。

于是,广大维吾尔同胞生活地区的首府,就成为了一座蒙语名字的城市。这里有天山天池。嗯,私家车不准开上去,得坐摆渡车。

九四年这会儿乌市还没有北扩,市中心还只有市府到人民公园那一带,从机场过去差不多十七八公里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铁军上辈子来过乌市。

那时候是过来旅游玩的,慕名去二道桥吃烧烤,结果烧烤没吃几口和人干了一仗,然后连夜扛着火车就跑了。

那是真不敢待了。这边的土着合法带刀拎枪,那真不是能随便闹着玩的。真干。

大多数国民都不知道,这边其实一直以来都不是那么稳当的,年年闹,真刀真枪的干,武警和警察牺牲在这里的很多。

九一年东凸在叶城建立了训练营以后,这里就成了他们的目标,从九二年大爆炸开始一直在闹,在搞事情。

一直到一零年都没消停过。

从科克别克,巴尔喀什到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前前后后已知的有五十多个基地,上百个特么傻逼组织。

这些组织都是在老美的支持下搞事的。

一行人没在乌市多待,在市区找了一家看上去不错的羊肉馆子吃了顿饭,休息了一下就重新上车出发了。

此行的目的是克拉马依。

这会儿克拉玛依还没有机场也不通火车,需要从乌市开车过去,顺着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一路向西,穿过漫长的戈壁滩。

幸好是冬天,白色的大雪覆盖了一切,不用只看着单调的暗红色度过近十个小时。

从市区出来就是昌吉州昌吉市,这里是着名的西疆西干渠的东起点。

西干渠东侧从昌吉开始,穿过准噶尔盆地向北一直连到额尔齐斯河,西侧接克拉马依,是全程人工开凿挖建的灌溉河。

干渠总长度五百多公里,在顶山一八二团场分流,总灌溉渠网近九百公里,水库若干座,并线公路两条,灌溉面积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伟大的工程。

不过这会儿这个伟大工程还没有开始,还在纸面上,正在申报当中,会在年后得到批准批复。

这项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油城因为玛纳斯湖干涸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兼顾准噶尔分地和乌市周边地区的用水。

张铁军一路思考着这个引水工程,又琢磨来都来了,是不是要在石油上分一杯,不知不觉的就靠在车门上睡着了。

克拉马依是维吾尔语,直译过来就是黑油,冒黑油的地方。这里几百年前就有天然形成的沥青山,一年四季冒着黑油。

石油在古时候被称为黑油,火油,从宋代起就被用于战争。主要就是用它引火,烧死敌人,特别是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