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三易其址

县里提出把新县城建在莲花寺,也就是老县城的斜对面,梅溪河口西侧的山上。

不过这个方案很快就被长江委给否掉了,认为太高,建设难度大,建设资金超标。不划算。

这一扯就是三年多,今年二月才由四川省拍板,最终定址在了刘家包和三马山,把那两个山坡做为新县城驻址。

因为放不下嘛,只能把老县城的居民分散消化。

三马山和刘家包到是没有溶洞,是一片烂石山,就没有哪怕一点平溜的地方,但是它就在长江边上,距离白帝城也不算远。

于是二月出台的决定,四月这会儿已经展开了基础建设活动。修路。

“走吧,去看一看。”张铁军听完了汇报,站起来招呼大家一起去新址那边。

往外走的时候,张铁军低声问秦哥:“勘察局那边的资料传过来了没有?”

“说是已经安排了。一会儿我再催一下。”

“嗯,到了马上给我。”

大家从游轮上下来换乘巡逻艇,突突突突的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去往几公里外的猴儿石。

猴儿石那里是一段几百米的江道,也是这一段最贴近江心的航道。

那里规划了港口,长途车站,商业广场,批发市场和密集的居民社区,是新县城的核心。

巡逻艇在江面上划出一个圆润的弧线,快速的沿江而上。

长江这个地方,只是在地图上照片上看是不行的,必须得亲自来体验才有那种感觉。

坐在船上行驶在江面,那种宽阔,那种浩荡,不是文字能够形容的,那种大自然的壮阔,滔滔江水带来的压迫感,文字根本写不出来。

长江上的巡逻艇

在游轮上面徐熙霞还挺从容的,巡逻艇这一跑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气都不敢喘的感觉,一路上都是紧紧的抓着张铁军不撒手。

反到是黄文芳没什么反应,她从小就在海上坐船,见识过更大的天地,这点风浪早都习惯了。

很快就到了地方,远远的就看到热热闹闹的施工场面,江边上土石崩飞乱石堆砌。

船也不敢靠近江边,就远远的在江心这里来回走了两趟,让大家尽量看清楚一点儿。

其实也看不出来个啥,这会儿的长江还在谷底,江面也就是两三百米宽,还不是后来那个一公里的时候。

工地都在半山坡上面呢。

主要是走个形式。想去到工地上得坐汽车从山里绕过去,张铁军嫌太麻烦太遭罪,提都没提。

不是他不负责任,而是这边的情况他心里都有数,去不去现场没有任何区别。

回到游轮上,张铁军让厨房弄饭,招待奉节一行人,又和他们喝着茶坐谈了一会儿,问了一些实际问题,困难这些。

“那些迁往高处的村民情况你们都了解吗?”

“方案都是大家一起制定的,基本情况还是了解,我们也是把这个当做一项重大任务来完成的,一定会把村民的安置工作做好。”

“咱们不是开会,这些面子上的话就不用说了,我要了解具体情况,具体的资料。这件事谁负责?明天可以吧?”

“可以。”常务副县长站起来答应了一声。他到是想说不可以,没敢。

“好,那咱们明天再谈。”张铁军点了点头:“吃饭吧,我请客,咱们一起尝尝这个游轮上的饭菜,也正好给他们提提意见。”

县里的书记表示这顿饭得他们请,被张铁军拒绝了。

“我年纪小,不太适应那一套,也没人被人请客接风的习惯,来到我的地盘上都是我请。

巫山的同志也是一样的,大家一视同仁。”

大家一起到餐厅用餐。

这船上的饭菜吧,怎么说呢?也就那样,谈不上好也说不出坏,毕竟条件就这样,不可能和陆地上的大饭店比。

同样没有安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