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军训基地

床就是军用上下铺,标准的两米乘九十公分。一层楼住四百多人,两侧各有两个公共水房兼卫生间。

这就完全是七十年代军营的翻版,那个时候就是这么个条件,这么个情况。事实上这还是改善了的,那时候的卫生间可没有这么大。

今年计划招生的总数是两万五千人,可以有浮动,但实际上招过来的学生一共不到两万一千人。

两万一千人,分到八个校区,平均一个地方两千多,够用了。实际上分配的不会这么平均,肯定是有多有少。

事实上,今年这第一次扩招一下子就能招到两万多人,从张铁军到下面学校管理团队都已经相当满意了,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学生在军训基地里不分学院也不分班,完全就是按照到达这里的先后顺序直接随机安排,就把男女给分开了,挨着谁是谁。

满十二人就是一个班,挑个体格子大的就是班长,把人带去领了被褥回营房自己收拾去。

学生们从家里带过来的东西直接就没能拿下车,在这里所有的用品都由学校提供,杜绝一切私人物品。

不过这个时候的学生又没手机也没电脑的,其实也没啥,最大件就是从家里背过来的行李了。

确实是行李。

这会儿的孩子上大学基本上所有生活用品都是从家里背过来,城里的有点钱的用行李箱,农村的或者家里条件一般的就是尿素袋子。

那左一包右一包的,知道是出来上大学,不知道就和逃荒一样一样的。

你还别笑,事实上这才属于是真正的出来求学最端正的态度。

这个时候的孩子还不会攀比,还知道正面的考虑家庭压力,还有着一往无前靠自己的双手给自己给家庭打造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决心。

都是有骨气肯吃苦的好孩子。大部分。他们并不感觉自己家里的贫困是一种屈辱,而是想改变它。

当然,什么时候也少不了那种养不熟的东西,别说这会儿,再往前推二三十年三四十年,都有把自己的家当成负担的。

他们认为是家庭拖累了他们,是家庭给他造成了耻辱,是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屎把他们养大的父母对不起他们。

他们闭口不提家和父母,感觉他们太丢脸,但是这并不耽误他们蛮横的不断向家里要钱,用在吃喝上,用在穿着上,出手大方。

他们拼命想和城里人交朋友,想融进那个圈子,为了这个不惜付出全部……他们父母的全部。然而他们并不感觉这是欠父母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他们毕了业进了城,早已经把遥远的父母给忘的干干净净了,想用他的钱去改变家庭那绝对绝对是痴心妄想。那是他的。

他们恨不得那对丢人的男女还有所有的穷亲戚赶紧都死了,千万不要出现在他们的世界里。

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而且大多还都能成功,能快速的出人头地开始作威作福。

说远了。

咱们继续说这些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想的少男少女们,说他们的壮志决心。

不过就是这壮志决定塌的稍微有一点点快,嘿嘿。

营地里的孩子来的最早的已经在这里待了十多天了,最晚的是昨天才到的。

因为人没有到齐嘛,营地里也没有组织什么活动,分配了班组和班长,发放了相应的物资就不管了,自由活动。

不过就是不准离开营区,必须遵守营区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到点就得起床,号响就得睡觉,吃的管够。就是有点没意思。

刚开始几天的新鲜感一过劲儿,那种无聊和憋屈就冒出来了。尤其是女同学们。

在学校无聊了还可以打打扑克踢踢球,在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主要是也没有。这营区里连个小卖店都没有。

这么说吧,这十多天里面,已经哭了一大片了,男女都有,一到晚上熄了灯经常就能听到从哪个营房里传出一阵隐隐约约的呜咽。

像闹鬼似的。

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是军训的营区,以为这就是以后要学习四年的学校,这种落差感慢慢的全化成了委屈。

有后悔的,有认命的,有不甘心的,但是谁也没招。那些大汉一个一个看着就凶霸霸的,眼神儿像刀一样,那胳膊比他们大腿都粗。

感觉这根本就不像是学校,而是像一座监狱,不知道以后会怎么对待他们这些弱小无助的学生。

这些报了冠军学校的学生里面,也不全都是学习不好的和偏科严重的,正儿八经学习比较不错的也不在少数。

这个年代几百万人才招那么九十多万,刷下来的就不可能全是学渣。

甚至过来的同学里面还有分数足可以去上其他重点大学的。

他们这些人是因为冠军学校不设英语主科,不看平均成绩给吸引过来的,感觉这才是他们想像中大学该有的样子,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结果过来一看,靠,这明明是骗大家过来当免费劳动力的吧?是吧?

难怪人家大学都是九月份开学,自己家这学校七月底就要报到了,这不就是让大家伙来抢种的吗?

正好萝卜,白菜,韭菜都是这个月份下地,速度还得快。

操场东侧那一望没边的空地在他们的眼里肯定就是要种的菜地了,要不然弄那么大一片空地干什么?

其实刚开始也不是大家都这么想,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一再的分析以后,把大家都给带偏了。

一天又没有别的事儿,一遍一遍的说下来,本来不信的最后都信了。洗脑效果杠杠强。

这种不利的消息总是会比正面消息传播的更快更广更容易被接受。

于是哭的就更多了。

今天早晨吃过早饭,难得的从来不搭理这些学生的那些老师来了营房,一间一间的检查了一遍,通知大家八点半到操场集合。

学生们这才知道这里面也有女人,女宿那边的管理都是女老师。

“各班长带队,八点半准时到操场按序列列好队。……你们在家都不叠被吗?这整的什么玩艺儿?

都给我叠起来,收拾利利正正的。

屋里物品摆放要规整,整齐,鞋不能乱丢。在这里必须要令行禁止,都明白吧?命令就是一切,不服从命令就要接受惩罚。

现在都动起来,各班班长安排人把地扫一扫把物品摆一摆,动作要快。衣服都穿好整理一下。”

营区里轰的一下就嘈杂起来,那叫一个乱轰轰啊。

把安保员们看的直抽抽。

事实上,这会儿的孩子在生活能力上照比后来的大学生们那已经是强的都没边了,家务活都能做也会做,只不过要看是什么标准。

闹哄到八点二十几分,总算是把营房基本上清理了一下,大家都来到操场上以班为单位站好了队列。虽然七扭八拐的。

大家都好奇的左右前后的看,才发现原来都有这么多人了。人一过万无边无沿,好家伙三四千平方米内全是人头。

“全体。”前面水泥台子上有人打开了麦克风,大吼了一声:“立正——,稍息。立正。”

首先,我代表军训营全体成员,对同学们说一声欢迎,欢迎你们来到冠军大学,这里是冠军大学军事训练基地,你们是第一批学员。

安静。你们已经是大学生了,是成年人,要学会管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