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江上俱乐部,太阳岛

花园邨宾馆和北方大厦,可以说是哈尔滨近代不可替代的两座建筑体,被喻为是这座世界建筑之城的两座明珠。

众所周知,哈尔滨的兴起缘于中东铁路,是一座万国之城,是沙俄侵占远东地区以及海参威的产物,历史力证。

这是一座即辉煌又屈辱的城市。

它的建城史并不长,直到今天也不过就是一百多年,但就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走马灯一样变幻着各种历史事件。

哈尔滨的历史,就是一部鲜活的近代侵略与反侵略的抗争史。

哈尔滨这个名字是满语,是建真满清的语言,意思是打渔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这里就是一个挺大的水泡子,产鱼,被叫做哈尔滨泡子。

一八九八年,东清铁路哈尔滨站建成,从遥远的莫斯科一直通向海参威港口。东清,即清国东部的意思。

日俄战争以后改称中东铁路,即位于中国东北的铁路。这是一个泛称,包含了从哈尔滨到达里尼的支线。

从修筑中清铁路开始,沙俄就在哈尔滨修建了永久营地,因为处于中东铁路的重要交叉口,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

这座城市一度是中国乃至东北亚最大的城市,亚洲最繁华的城市,曾经聚集了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领事馆,银行和商人。

大家来到这里以后纷纷择地建筑屋宇楼舍,修建马路公园,建立贸易网点,又带动了餐饮娱乐等等行业。

你建你的沙俄教堂,我搞我的英伦风情,他弄他的新现代主义,于是,一座充斥着万国风格的世界之城就此诞生,成为亚洲最闪亮的星。

一九零三年,连接哈尔滨到达里尼军港的铁路建成通车,一九零四年,日俄战争爆发。

达里尼就是大连,沙俄叫达里尼特别市,是一八九八年开始建设的沙俄军港。达里尼是俄语,意思是远处,远东。

一八九七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租借条约。沙俄强占了旅大。

这事儿的引子是一八九五年日本还辽事件,也是甲午战争的延续。

甲午战争让列强们发现了清廷的软弱,从试探变成了强掠。

也正是日本还辽事件,小日子恨上了沙俄,可是打不过。

然后清廷的大笔赔偿给了它机会,它把赔偿金全部用来购买武器和训练军队,终于在一九零五年打败了沙俄,抢占了中东铁路哈尔滨到大连支线。

也就是辽东半岛的控制权。

沙俄谋划了几十年,都给小日子做了嫁衣,也就是这个时候,小日子勾搭上了占据胶州湾建设青岛城的德国。

后面发生的破事儿更气人,就比如被英法美要求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为战胜国却在华盛顿会议上被大家瓜分。次草。

嗯,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小日子联合英国打败德国强占了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控制了山东省。

五四运动就是因为青岛问题搞起来的。

二二年,在其他列强的逼迫下,小日子交出了管辖权,但实际上活动和掠夺并没有停止,甚至都没什么影响。

这些事儿,一本书都写不完,算了。

这里要说一下,德国人的性格真的是特别有意思,他们建设青岛真的可以叫不惜一切代价,什么都要最好的,把青岛建的比他们本土还牛逼。

小日子和德国不一样,它不建,它就卡卡移民,办学校办公司商社搞宣传,一边悄悄往回运东西。

好了,说回来。

哈尔滨是我们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为什么呢?思想先进活跃,是我们最早产生共产主义思维的城市,早早就有了组织。

叫群众基础坚实可靠。

哈哈,其实都不是,是离苏联近。

四五年苏联出兵东北,一个礼拜就横扫到了旅大。他们出兵可不是为了帮忙哈,是为了从小日子手里抢回‘他们的东西’。

他们像蝗虫一样掠夺物资拆卸转运机器设备,打仗打了十来天,运东西用了大半年,到处立碑成立管制政府,强占中东铁路。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五九年才算完事儿,恋恋不舍的退出了东北。书上写的是五五年,五五年是签订协议,当时并没有马上撤军。

当时哈尔滨解放,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在这里成立建立了很多部门单位和学校,其中就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电影公司等。

这也是为什么哈尔滨方言会成为普通话的原因,因为广播了那么多年,人们都听习惯了,海对面也听得懂。

历史的真相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建国以后,尤其是五十年代,哈尔滨成为了继沈阳之后的另外一个大型工业基地,为国家初期的建设发展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哈尔滨已经是一座响当当的现代工业重镇,每年来往到这里的中外官员越来越多。

处于接待的需要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北方大厦和花园邨宾馆的建造。

北方大厦和花园邨宾馆都建成于五九年国庆,做为向中央的献礼,也是黑龙江省接待重要外宾以及中央官员的国宾馆。

小主,

北方大厦曾经一度是哈尔演楼层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度盖过了友谊宫的名头。

那个时候国内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这么一座友谊宫,都是苏联援建的,不过哈尔滨这个就比较特殊,或者说比较有意思。

别的城市的友谊宫都是叫中苏友谊宫,哈尔滨这个不是。

朝鲜领导人来了,它叫中朝友谊宫,阿尔巴尼亚来了它就叫中阿友谊宫,西哈努克又来下榻,就叫中柬友谊宫。城会玩儿。

友谊宫前面的大街本来叫警察街,友谊宫一建好就改成了友谊路。

北方大厦和花园邨宾馆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海棠趣书屋

在那个没有大型机械,施工方式相当落后的时代,仅仅用了七个月时间就全面完工了,包括内部的装修。

而且质量比现在的一些大楼大厦要好的多。

大厦轮廓完美,雄伟壮观,中央部分九层,高四十四米,两翼七层,站在楼顶能俯瞰整个哈尔滨市区。

可以说当时是集合了东北四省的人力物力,人山人海,昼夜不停,成千上万吨的红砖、混凝土和钢筋,全靠人工挑到高空。

六六年,北方大厦停止了外事接待活动,这会儿已经被改造成为了大型商场,从此陪伴着哈尔滨人走过几十个春夏秋冬。

其实当时还有一个综合俱乐部项目,是一个集会议游泳池舞厅餐厅等活动为一体的,哈尔滨最大的室内建筑,但刚打好基础立起柱子就被叫停了。

这个半拉子工程一直这么立到了六八年,被改建成为了敬建堂,也就是后来的展览馆,现在叫国展正大购物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