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我好还是她们几个好?”
“不一样,别问这个。一来就问一来就问,你下次直接问她们去。”
“那能一样吗?又不是没问过,我问的是你的感觉。她们知道你啥感觉呀?说呗,我想听。”
“不一样,这东西是个综合感觉,你让我怎么说?”
“不综合,就说那里面的事儿,外面的不算。”
“你姐最好,你第二吧,柳姐也挺好的。”
“然后呢?”
“我也没比过呀,这东西本来就是综合的东西你让我拆开说。然后……黄姐吧,她那感觉和你差不多,就是用的多了点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凤姐的要普通一点儿,但是她那个劲儿你们没有。”
“没啦?老丫呢?还有你那个于姐姐。”
“老丫和于家娟她俩差不多吧,单说的话也没啥,我不知道咋说。”
“我看你挺稀罕老丫的呀。”
“那是对人,你不说别的不算嘛。”
“没劲儿。你去的那为啥叫动力区?”
动力区,位于哈尔滨东南,于五八年建区,名字的来源是区域内的三大动力厂:锅炉厂、电机厂和汽轮机厂。
丝毫不夸张的说,这三个厂子,都是同期国内同类厂中最顶尖的那个,相当的牛逼格拉斯,不管是加工精度还是科技强度全是最顶尖。
就这么说吧,国内搞这三个大项目的厂,基本上都是这哥仨的崽崽,或者是崽崽的崽崽,无一例外。
三家工厂都在动力区的一条大马路上,这条马路叫三大动力路。
这条大马路承载了几代哈尔滨人的美好回忆。
而且作为新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摇篮,它见证了共和国发电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哈尔滨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动力之城。
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象征之一。
而围绕着这条马路这三家国家级装备企业,全是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是哈尔滨大专学校最集中的地区,也是科研能力最强的地区。
企业三十多家,哈尔滨工业五大集团有四个在这。
除了哈理工,中医药大学和东林大,还有大中型院校十九所,各类科研院所小三十家。
而且动力区不但交通全市最好最方便,还是整个黑龙江省绿化覆盖率最高的区,是环境和空气质量最好的区。相当漂亮。
而全这里人口平均文化构成全省最高,全国第二。
(沈阳第一,长春第三。东北是全国人口文化构成最高的地区,教育普及率也是全国最高)
三大动力厂最先建设的是电机厂。
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辽宁做为中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沈阳做为重工业基地的核心,同时也是战争的总后方,安全压力爆涨,于是,国家决定把沈阳,丹东,抚顺和瓦房店的关键型企业北迁。 妙笔小说网
于是电机厂落户松江省哈尔滨。当时先后过来的一共二十五个厂,后来六十年代其中大部分又迁去了西南。
电机厂,原名沈阳电工五厂,五零年冬全厂迁到哈尔滨,命名为哈市第五厂。
那个时候的人是真的厉害,有信仰,有决心也有能力,哈市第五厂边生产边建设新厂,新厂未建成产能已经全面恢复甚至还有超越。
冬天啊,机器设备人员全部到达的进候已经十一月份了。
同样在冬天顶风冒雪作业的的还有瓦房店滚珠轴承厂,也就是后来的哈尔滨轴承厂,落户在香坊区五楼库。
五四年,哈尔滨锅炉厂开工建设。
五六年,哈尔滨汽轮机厂主厂房奠基。
说了这么半天,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反复说三大动力,这三家厂有什么不一样?不就是电机和锅炉吗?
同志们,这三家厂子生产的东西放到一起,就是我国发电工业的基础啊,是发电机组,从水电到热电再到核电。
抬头看看你头上的灯泡,低头看看手里的手机,感觉感觉屋里的空调,你就明白它们的作用和贡献了。
就这么说吧,原来全中国有百分之六十五的电,来自于这三大工厂,的产品。
不过,后来可能是老了,被它们的孩子们给超越了,就比如四川东方汽轮机厂,四川东方锅炉厂什么的。
三大动力厂从进入零零年代以后,因为种种原因吧,逐渐老去,进入了亏损行列,在零八年前后被进行了整合,成立了哈电集团。
也就是那个时候,动力区也不复存在了,并入了香坊。
不管多么辉煌,终将被历史的车轮辗成尘埃,被掩埋遗忘。
“为什么叫动力呀?因为……有劲儿呗。”
“嗯~~~,问你真格的呢。”
“那里是生产发电机组设备的,电不就是动力吗?”
“哦。我感觉这么慢慢来有点不一样,感觉不一样。舒服。”
“……你这思维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跳跃了?这都怎么扯到一起来的?”
“那说我姐,我可想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