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耿直

搞到后来基本上都不看什么具体情况了,也不管怎么个事儿,反正得搞。话说这里面的隐性利益也是相当大的。

不管什么年代,吃人血的都是大有人在,而且还能吃出来精采,吃出来功绩。

丁局长现在就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管理局需要进行‘减负’。

但是丁局长本人并不认同这个做法。

到也不是说减负不好,是他认为具体情况应该具体面对,这种事不能搞一刀切,而且管理局本身也完全没到那个必须减人的份上。

他甚至亲自调研到处考察,拿出来了一部详细的方案,确定完全可以在不进行‘减负’的情况下达到效果和目的。

不过他的这个方案递上去以后,被那个进京的张书记给否了。

为什么被否并没有给他一个确切的说法,反正就是不同意,让你裁你就裁,让你买断你就去买断,赶紧把那些老弱病残穷给弄走完事儿。

为啥要带个穷呢?富的有钱呗,送的起大礼,自然不会出现在下岗名单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事实上,也正是这一次持续了十几年,覆盖了全国的下岗买断大潮,把整个工业彻底的洗涮了一遍。

这么说吧,那些高级技工技师大拿,基本上都给涮干净了的,留下来的都是有门路有人脉的,这些人除了干活做事啥都相当行。

还有有钱的,这个得单算一档,再就是裙带了,不但要留下,还要提拔。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进入两千年以后,就感觉国营企业单位好像挺突然的就变得不一样了的原因。

这些人虽然做事不行,但是搞阴谋诡计坑蒙拐骗行啊,全是行家里手。

“其实我知道说这些也就是发发牢骚,没啥用,”丁局长咂吧咂吧嘴:“就是想起来忍不住,明明不至于这么大动干戈的事儿。

有些人眼瞅着都要退休了,有些人全家就指望着这点工资过日子,现在这么一整……弄不明白,不知道图啥。

厂子挣钱是为了啥呢?

你说说现在,上学上学得花钱,涨价,看病看病得花钱,还是涨价,房子不让盖了,得卖,那地皮以前都不算个东西。”

张铁军侧头看了看丁局长:“丁局,你和谁熟?我感觉你这是有人指点哪。来说说我看看是谁。”

他才不信会有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会当着他的面说这些。

过去这些人都是从底层风风雨雨硬熬出来的,哪个是善茬儿?不说长了一百个心眼子吧,那至少也得九十九个半,都是精怪。

就这些老江湖你信他第一次和人见面,还是上级,就能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而且他说这话多少还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这也太过于坦诚赤诚了,这种人肯定是有,这个不奇怪,但是这种人没根没底的能熬上来?

怕不是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吧?耿直?耿直也是要看场合和对象的嘛。

张铁军一琢磨就是这个丁局长有熟人,这个熟人肯定还认识自己,或者和自己的哪个熟人关系比较不错能说得上话那种。

也是,如果没有几个熟人他也熬不到这个局座。他还兼着勘探局的局长,明年还会成为总公司经理助理。

你说他背后没人,你信不?

张铁军琢磨了一下,好像自己在石油系统确确实实没啥熟人呐。

石油工业部早就没有了,八八年撤销成立了能源部,能源部在九三年也没了,现在石油工业这一块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就是老大。

“张委员,我能不能请您帮我看看我的这份计划?”丁局长没直接回答。

“行。”张铁军直接答应了下来。

他对丁局长的这个不用下岗不用买断就能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的方案或者说计划是比较认可的,虽然糙了一点儿,但瑕不掩瑜。

其实就是以后那些大国企央企实行的那个集团公司的路子,一模一样的。

(没想到搬个家耽误这么多天,上火。买的椅子还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