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早点睡吧。”张铁军笑着挂了电话,给小柳打了过去。
“干嘛?”小柳接起电话,一听声音就是在被窝里面。这人穿不穿衣服打电话是能听出来的,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干不着啊,太远。”
“呸,臭不要脸。”小柳笑起来:“有事儿啊你?我都要睡了。”
“这么早?”张铁军看了看时间:“这才几点?”
“你又不在家,爸妈带着孩子睡了,小秋睡的也早,我们不睡还能干什么?习惯了也挺好的,早睡早起身体好。”
“也是,这个习惯还是挺不错的。开学累不累?”
“谈不上,就是学生那点事儿,又不是体力活,现在不用出去演出了就感觉挺好的。你啥前回来?”
“还得几天吧,也快。秦哥那边也在催呢,让我回去参加一个访谈。”
“电视台呀?让你参加那是要干啥?什么节目啊?”
“说是一档新节目,新闻调查,节目搞了个特别版,具体的我还真不清楚,反正估计,就是那种坐在那和主持人唠呗,她问我答。”
“他们胆子也是真大,就不怕你去了啥都往外说。”
“那不至于,我又不是傻子。”
“哼哼,你最好是不是。对了,你回来得帮我打张凤一顿,听见没?打哭那种。”
“怎么了?她又怎么惹着你了?还得打哭。”
“昂,打哭。她特么特意吃完臭豆腐过来亲我,差点没把我恶心死,这个瘟灾的玩艺儿。呸。现在想想还恶心呢。”
张铁军哈哈笑起来,这事儿听着都有意思。
“她们都睡啦?我没敢往小秋那打。”
“小秋睡了,那俩不知道,我没让她进我屋,估计正祸祸老丫呢,想听不?”
“我听那个干啥?闲的。我姥身体怎么样?”
“姥啊?感觉还行,挺硬实的,精神头也行,后面那几块地还种着呢,还不用我们帮忙,妈说老太太瞅着比前几年好。”
“那就好,老太太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你们家里也都好吧?打电话没?”
“打了,都打了,隔三岔五的就打,都挺好的,张凤和老丫的爸妈都进城了,搬到市里了,手里也不缺钱。
我爸那我说不动,爱咋咋的吧,原来人家也不指望我。”
“你和你家里还别扭啊?”
“没~~,早就不了,但是也不是那么近乎就是了,近乎不起来。”
两个人就这么平平淡淡家长里短的唠了有一个小时,电话都发烫要没电了,这才挂了电话睡觉。
第二天一早,大家跟着学生们一起出了早操吃了早饭,开上车往回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树生打电话问了一下,安全厅那边已经连夜把人带回去了。到是挺积极的。
“这也不着急了,要不咱们中午在彰武吃大鹅?”张冠军看着张铁军眨了眨眼睛。
“有那么好吃吗?”
“真有,贼拉香。”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算了吧,想吃回沈阳让我丈母娘给你炖,咱们去一趟新民下面的镇子,我有点事儿。”
“啥事儿?”张冠军看了看张铁军:“又去哪接小姑娘?”
我次草。张铁军看了看张冠军,现在这家伙已经这么邪乎了吗?这都能猜对?
“看啥?一琢磨你就是这事儿,没跑儿。”
行吧,掐头去尾算是说对了,不过和张冠军想的那肯定是差的远了。
往回走感觉比去的时候就是要快不少。
到了彰武停都没停,直接穿城而过,一口气跑回了新民。
“你是回家还是跟着我去?”张铁军问李树生:“我是去下面村子里见一个朋友,冠军和我一起,没有什么危险。”
李树生给了张铁军一个眼神儿让他自己体会。
好吧,那就大家一起去。
从新民客运站门前的那条大马路一直往东南方向,连弯都不用拐,过了高台子就是公主屯镇,能有个二十来公里的样子。
这个年代的公主屯镇已经是一个大镇了,主街上房屋店铺林立,还有几栋小楼,很是热闹。
从公主屯镇子里穿过来继续向东南,又走个七八公里,过了石庙子就是温家店。
温家店这会儿不大,就是个普通的小村落,人家都在河沿上,和王家坊也没有连到一起,从路上看有点偏僻荒凉。
这地方是个大十字路口,路两边栽着高大的白杨树,四下里一望无际全是平整的农田,颇有一种天苍野茫风吹草低的感觉。
要不是高壮的玉米整整齐齐郁郁葱葱遮挡着视线的话。
东西向的这条路也没什么名字,从西向东由秀水河一直到东蛇山子镇,串连着七八个村子。
南北向的这条路是从辽阳到通辽的主干公路,一天到晚各种运输车辆络绎不绝,于是就在温家店这里的路边上,诞生了一排大车店。
这种大车店在所有的干线公路旁边都有,一般来说距离村子都不会太远但也不会太近,建几间水泥瓦房,既能吃饭也能休息。
这种饭店的揽客方式相当直接,就是弄两个漂亮小姑娘往公路上一站,远远的就开始招手,只要速度一慢她就敢跳上来。
那小嘴叭叭的还甜,一口一个哥叫的人心里直痒痒。
这边路上跑的都是长途大货和半挂,中途也确实需要吃饭休息,人也要休车也要休,加加水什么的。
不过一般这种司机都会有自己的‘熟店’,生店那就要看运气(好不好看)了。
张铁军让司机放慢车速,歪着头打量着路边的这些‘大饭店’,都是那么两三间瓦房,这名字起的一个比一个大气。
“啥意思?”张冠军看了看张铁军:“你是打算在这吃饭哪?”
“我找人。”张铁军指了指:“就那个,五星大饭店。”
“停过去呀?”司机问了一声:“这地方停过去的话,不吃点饭干点啥可就走不了。”
“我找人。”张铁军一头黑线:“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