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衣锦还乡

“我爸呢?”张铁军这才想起来自家老爸。

“在后院儿,他还能干啥?闲不住呗,说帮你姥把地收拾收拾,都好几十年也没干过农活了,也不知道他能收拾个啥。”

“哪有,我记着我上学咱家还种地呢。”

“你也跟着去过是不?”张妈给张铁军整理了一下衣襟:“那不也是好几十年了呀,那都是八三年以前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是老张家最困难的时候,张爸张妈整天拼了命的想挣钱还债,又养猪又养鸡的,还开了不少地种菜,就寻思能省点菜钱。

主要是那时候吧,张妈以为自己活不长了,就想着趁着自己还在能多挣一点是一点儿,怕她走了张爸带着孩子日子没法过。

那个时候的夫妻呀,真的是劲往一处使,精神是连在一起的,什么都是为了这个家。

所以那个时候的家庭也是最稳定的,虽然穷了点,物资少了点儿,但是有奔头,幸福感特别强。

后来条件好了,物资也是要啥有啥了,但是好像,人都有点不会活了。

其实八三年那个时候,张妈一个月就能挣三四百块钱了,一个月相当于张爸上半年班,在当时那个时候可以说挣的不是一般的多。

就算那样,两口子平时过日子也是算来算去仔仔细细的,什么也舍不得,最多也就是买肉能比一般人家次数多了点儿。

肉买回来张妈和张爸也没吃上几口,都是紧着孩子,总是变着法子想让孩子吃好点穿暖点。

话说那个时候张铁军和张铁兵都还小,都还不大懂事儿,有肉那是真吃啊。

张铁军还要强一点儿,偶尔还知道给张妈夹一块,张铁兵那是闷着头只管啃,吃的嘎嘎香。

八三年秋天老张家分到房子上了楼,从那以后才不种地了。想种也没有地方了。

这一晃十几年时间过去,早已经物是人非,这十几年间的变化比前面四十年加起来都要大。不是老张家变化,是整个社会都在飞速的变化。

最多也就是老张家变的有点猛。

“我记着上楼以后没地种了,我爸还在他们班组弄木箱子养菜来着。”

“可不嘛,”张妈就笑:“你记性真好。你爸可爱弄那些东西了,那前姜和韭黄蒜苗啥的可贵了,你爸就自己生,还养的挺好的。”

“谁呀?”小妞妞听了半天也没大听懂,着急了:“说谁呀?”

“说你爷爷呗,你爷爷可厉害了,啥都会。”张铁军亲了亲女儿:“走,找爷爷去。你今天怎么没和哥哥弟弟玩呢?”

“我,我陪奶奶呢呗,你傻呀?都不在家。”

“我琢磨着勾几双拖鞋,她就稀罕上了,可爱看了。”张妈捏了捏孙女的脸蛋儿:“将来长大也能是个手巧的。”

“那不挺好,你这一身技艺也算有人继承了。”

“还是算了吧,过去干活是因为没办法,等她们长大了就好好享福,还想着干什么活?什么都有卖的。”

张妈是个妥妥的多面手,家里活什么都会,而且只要是会的都能做的特别好,在没干个体户之前就靠着裁缝勾织绣这些也能挣到钱。

那时候家里总是堆着不少布料,都是左邻右舍送过来加工的,做一套毛料三块钱,一条布拉吉一块五,在那会儿属于是挺贵的手工了。

一到冬天老张家总是一屋子的大妈大婶大姐大嫂,都是过来想跟张妈学勾织刺绣手艺的,张妈也不藏私,想学就教,人缘特别好。

“我感觉这个你可说错了,不管条件怎么样,该会的还是应该学一学,会几样手艺又不压人。”

“到时候看吧,她要是真想学我就教教,估计够呛。”

娘仨出来去了后院儿,来到老太太的菜地这边儿。

老太太现在确实比以前精神了,腰杆瞅着都直了不少,她在那指挥,张爸和黄大姐干,在清园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留了这么多种啊?”张铁军过去看了看。

所有的菜基本上我们吃的都是还没长熟的,长熟就不能吃了,但是留种的话就必须得要长熟,完了还要洗种,有点麻烦,也是个手艺活。

黄瓜成熟了真的是黄的,焦黄,但是味道就会变得特别酸,洗了种的果肉基本上都是用来喂猪,不过也有人就好这一口,去了皮做汤。

燃文书库

那皮是真不能吃,咬不动。

茄子辣椒这些都是差不多,种子熟了就不能吃了。

“不多,一洗就少了。”老太太摸了摸妞妞的小脸儿:“就让你爸抱啊?自己下来走走。”

“爸爸乐意抱我。”小丫头在那得意。

乐乐和豆豆凑过来仰着小脸眼巴巴,都想让爸爸抱抱。

张爸就笑:“这家伙,多几个是热闹,就是抱不过来,这一个一个都这么招人稀罕。”

“王姐呢?”张铁军没看到王姐。

“去厨房了,你爸说想喝黄瓜种熬汤,你说说他,是不是好日子过腻了?那破玩艺儿一辈子不吃我都不想。”

“还破玩艺儿,原来那时候不是好东西呀?”张爸不爱听这话:“酸吧出溜的,都不用放醋。”

张妈撇了撇嘴:“就你拿它们当好东西,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老黄瓜青杮子,你说你喜欢的那个玩艺儿。”

张爸就笑:“那原来你也没少吃啊,不也吃的挺香的?”

张铁军蹲下来把乐乐和豆豆揽到怀里,这么假装抱着,也把小哥俩高兴的够呛,美滋滋儿。

大狗也过来凑热闹,把个大脑袋往张铁军脸上贴,一下子就把张铁军给拱了个屁股墩儿,大家伙都笑起来。

张铁军也没起,直接就坐在那了,把孩子往腿上一摆,这下三个娃娃都能坐得下了。

“你也不嫌埋汰。”张妈就皱鼻子。

“那棵还都要拔了呀?”张铁军看着菜地里问。

“不拔,等开春雪化了再弄,就是把果子摘净把叶子这些拢一拢把架子拆了。现在也不用烧火了,拔它干啥?开年烧了养地。”

三个孩子也不管大人都在说些个啥,在那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互相挤眉弄眼的。

小孩子就得扎堆,兄弟姐妹多点还是有好处的,省着孤孤单单性格都要受影响,吃饭都不香。

……

一辆挂着辽V00011的大奥迪开进本市市委院儿。

自从九五年公安部公布‘O’为公安系统专用牌照以后,各个省市也都先后设立了自己的专用牌照。

V就是辽东的专用车牌,也叫特权车牌,是专门提供给省委省府使用的一个号段。

然后下面各地市就开始有学有样,纷纷开始使用自己的专用牌照,比如本市就是辽E?V,表示这是市委市府的公务用车。

当然了,要使用这种专用车牌还得看级别,也不是谁想用都可以用的。

那级别不够的人还想牛逼点儿怎么办呢?

好办,用公安专用牌呗,九十年代后期各种O牌那是相当的泛滥,反正五个数能排出来十万个牌,怎么用都够。

后来不止是政府官员,做生意的开公司的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弄个O牌回来用,提高身价。

“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