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自我调节

他唰唰涮符上名字,把本子和笔还给周可人,笑着问:“周主任,什么时候能回咱们老家来?到时候咱们这些老同志也跟着你借借光。”

周可人把通知单扯下来放到桌子上:“那可得等,我就没想过回来,没啥意思,有那时间我还不如琢磨琢磨去京城呢。”

“你还有那路子?”董书记眼睛一亮。

周可人看了看他,也不知道这和他根本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事儿他兴奋个啥劲儿,指了指通知单:“上面有这次检查的主要大项,你还是看看。”

“明白明白,”董书记说:“税务那边区里的干涉不大,得通知他们市局,城建和公安这几家,我让他们动起来,你看怎么样?”

“别折腾了,”周可人摇摇头:“我是带队过来的,今天全市所有的区县包括各市局都有人进驻,进行一个礼拜的检查核查。

这次行动是带着命令下来的,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目标,所以不要求地方上配合,我们就按照我们自己的来。

后面会有相关文件下来。”

“全市啊?”

“嗯,全市,我星期五已经和市里李书记郑市长交待过了,市里这边纪检和检察全方面配合,我过来也就是告诉你一声。”

“这个,那个,要达到什么度?能说一下不?有没有名额?”

周可人摇了摇头:“没有,就是查一下真实情况,真实的工作和编制情况,对某些现象进行处置。可能会清退一部分。”

处置和处理完全不一样,说到处置,那就很严肃了。

外面。

各小组已经进入了各局的办公楼,开始拍照登记。

这会儿像城建和税务这两个局,很多岗位都是超编状态,然后这些人也并不做什么工作,天天就是看报纸吹牛逼办私事儿。

具体的业务方面都是临时工在跑,在做。

然后这些临时工把事情跑完做好把汇总汇报上来,他们再做个表签个字,这就算完成任务了,至少也得评个先进工作者那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环卫清洁,那些环卫清洁岗位的人就没有一个会出去扫大街的,都把自己摆的高高的当起了干部。

税务也是,外勤都是临时工。

真临时工,工资低的不要不要的,但会对卡油睁只眼闭只眼。

交通也是,事情都交给了外面的事业单位和临时工,局里上下都不用出去风吹日晒,就等着分罚款拿回家。

这种事儿也不知道是从哪个省哪里开始的,反正这会儿已经相当流行了,而且不止环卫,不少单位都在有学有样。

关键是这么干既能把事干了还能把钱也赚了。

大家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各种舒适,还不会耽误个人的事儿,简直不要太美。

公安也是,每个派出所都在搞联防队,有点啥事儿都是让他们去跑去干,这些队员基本上全是混社会的地痞流氓子,街溜子。

这么说吧,如果你见过九十年代的联防队,你就会感觉城管完全都是小意思。

而且,这个年代的城市执法队可比后来那些狠多了。

“你们干什么的呀?先别照,别照听见没?”

“省委督查组,有意见可以向省委办公厅投诉,用不用我给你号码?你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工作证拿出来。”

“我不是这的。”

“你确定吗?身份证。你最好是配合一下,要不然可能需要把你拷回去配合。那个同志你先不要打电话,这会儿打电话对你个人不利。”

各个楼里一顿鸡飞狗跳,不过动静到是不大。

市里其他区县以及各个行局也都是一样,由换上了警服的行动局干警们协助着进行检查登记询问。

一个个电话从不同的区县行局打向市委和市府。

李书记和郑市长也没闲着,两个人凑到一起在那研究编制问题呢,还有各行局的调整问题。

这一次被撤职和清退的人员肯定不会太少,编制岗位和人事方面都需要提前准备好预案,

像张铁军老家所在的镇,一个编制不到一百人的镇政府,实际在职人员一千多人,光是看大门的就有八个,有司机二十多个。

然后一千多人的大单位,外勤下乡一个都没有。

到也不是没有,是没有人去。

人家都是电话办公,报表工作,反正随便数字一填就搞定的事儿,何必出去遭罪?

有那时候琢磨琢磨怎么挣点钱在哪开个矿,让谁出钱去哪喝个小酒和哪个娘们谈谈心不好吗?

都是能人,开饭店的跑运输的包水库的挖煤矿的,还有开铁矿卖铁粉的,烧石灰做水泥的,在旅游区搞承包的,盖房子的。

还有包林子种人参的,应有尽有,百花齐放。

镇里已经盖起了小楼用上了自来水,家家都有小汽车大卡车。

干部哈,老百姓没这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