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看着妈妈的样子跟着一起嘻嘻哈哈的跑起来。
……
二十六号,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张铁军在家里陪着家人吃了早饭,带着李树生去了九爷府。
九爷府也在老张家的东边儿,和总部园是一个方向,不过和总部园是一北一南。
总部园是在东北方向一公里,九爷府是东南方向两公里多,要从冶金部门前过去,王府左面紧挨着就是鼎鼎大名的文化部大院儿。
九爷府算是这会儿整个京城保存相对完整的王府了,总体格局和大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就是里面有点乱,这些年被不断的拆改乱建,尤其是房子内部,早已经面目全非。
最严重的是西北角,那一片儿是家属区,已经基本上都找不到原来的样子了,全是后面各种私搭乱建的小红砖房,棚子房。
没有办法,京城的居住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管什么大院儿都无法幸免。
那些盖起了楼的家属区还好一点儿,毕竟是楼,想搭也没有地方搭,只能在空间上想办法,而平房和杂院儿统统都是这么个样子。
事实上,也正是京城和申城的居住难,才推动了计划生育的开展。实在是太能生了,家家五六个六七个。
王府一共三路,整个逛下来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
里面的四家单位已经搬走了,感觉搬的有点急躁,到处都是破桌子烂椅子纸张画册各种垃圾,又脏又乱,蜘蛛网到处都是。
西北角上小四百户居民只搬了一部分,还有差不多一半儿。
原来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四家单位的职工,不过几十年时间过去,早就混杂了,这些不是单位职工的人家几个单位自然也管不了。
这些住户只能扔给街道去处理,好在这会儿大部分住宅都属于是公房租住,处理起来到也不是那么难,就是需要时间。
住房的商品化就是楼房,并没有包含舍宅和杂院儿。
实际上,就算到了二四年,京城还是有着很大一部分居民是租住的公房,和几十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那个时候就已经不好处理了。
住了十几年二十年,和住了一辈子还是不一样的,时代和政策也早就已经完全不同。
街道那边需要在管片儿内给这些人家去张罗房子,这个时候想找上百户房子也是挺不容易的,只能是这里塞一家那里塞一家,解决一户是一户。
具体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谁也不敢说,也估计不出来,只能是尽力,谁逼也没有用,毕竟街道只是管理又不能自己盖房子去。
关键是找到了房子还得看这边的住户能不能看得中,能不能愿意搬。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到了九六年这个时候,一户人家和过去的一户人家可是完全不一样了,这会儿的一家人基本上都得是十几口人,甚至四世同堂。
尤其是商品房推出来以后,已经有了动迁和拆迁的概念,不少人家里已经分了户,二十来个平方能拿出来好几个户口本。
在这挤着大家都是习惯了的,但是迁出去再让人家这么挤着住,谁能干?那肯定得按户口本来才行。
于是一百多户人家很可能就成了新的三四百户。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到了二几年京城还是到处都是大杂院儿的原因,谁也迁不起了。关键是没人敢开这个头。
这辈子虽然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年实业公司一直在往外迁人对四合院进行修缮复原,但也只能做民宅,这种单位性质的管不到。
“这得怎么整?”陪着张铁军逛了一大圈的李树生感觉有点不好办,小声问张铁军。
这些人肯定是要迁走的,不可能留在这里,那再等几年就更不好处理了,到时候扯都扯不清。
京城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留着留着最后性质就变了,那些人可不感觉是你容留了他们,而是感觉你肯定是有好处的,或者明知故赖,要求会越来越高。
张铁军瘪了瘪嘴:“不好办,但是也得办,迁是必须得迁的,还得快点迁,具体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接迁去咱们那边不行吗?三环的那些住宅小区。”
“行到是行,关键是,这里都是公房啊,又不存在交换,也没有补偿,怎么迁?要去他们就只能买房,就算成本价也得十万吧?”
“试试呗,我感觉他们肯定乐意买,再说都是本地坐地户,十万八万的都能借得到。再说不是还能贷款嘛。”
小主,
九六年住在杂院儿和老居民区的人家,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房主,房子是私产,二一种就是没钱,没有那个搬走的能力。
后一种是大多数。
“贷款总得有收入吧?据我所知现在住杂院儿的尤其年轻人,不少都是没工作的。没有固定收入怎么贷?”
“感觉你有点瞧不起人,我感觉可以试试,要不然你有啥好办法?”
“试试也行。”张铁军想了想,感觉确实也没有别的什么高招了,总不能强制把人都扔出去。那就试试呗。
“铁军儿。”连文礼举着手和张铁军打招呼,一晃一晃的走过来,后面跟着他的大儿子连建军。
连建军是七八年的,比张铁兵还小两岁,今年高三。
建军这个名字在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里算是非常少见了,这是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的流行名,和建国,卫国,抗美,援朝并称五大最多重名。
其他的还有卫红,卫军,卫兵,拥军爱民,建华爱国,国庆跃进,建设这些,都是重名率比较高的名字。
“建军不是高三吗?这是歇礼拜?”张铁军冲连建军点了点头。大小伙子已经比他爹高了,大体格子,带着点腼腆。
这个时代的高三学生还在歇礼拜,还没到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分数就是一切的时候,还是挺幸福快乐的。
连建军本来是在本市念高中,连文礼给他转了学。具体怎么办的张铁军也没问。
连建军学习成绩还是挺好的,打算大学学土建。土建,不是土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
“可不是歇礼拜嘛,一天总在屋里憋着不动弹,我带他出来透透气儿。”
“张叔。”连建军叫了一声就不吱声了。
对于管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张铁军叫叔叔这事儿,在连建军这个年纪还是会感觉有点羞耻的,就总有点不情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