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的一席话,让朝堂里的武将差点落泪,自从太祖赵匡胤害怕武将兵变到现在,多少年了,他们武将何时受到人们如此尊重过?
他们拼死拼活的在战场上赢了,没有他们的功劳,输了就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们的身上,这种苦是说不出的,如今,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他们的明主来了,这一刻朝堂上至少有70%的武将,已经下定决心要跟着赵桓打出一个大大的疆土,打下一个令后世都景仰的大宋。
“老臣(臣、末将)领旨。”几个被点名的机构的负责人立马出来领旨,如今,赵桓正在兴头上,这件事要是办砸了,他们几个人脑袋都得丢。
于是几人下了朝会,便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方案,最终制定了详细的迎接计划,这可是有灭国之功的大功臣,绝对不能懈怠。
距离大军回京一天前,御街就已经戒严了,所有商贩停止交易买卖,除了少量生活必需品的商店,如粮铺,药铺还可以经营以外,其他都必须全部停止营业。
开封府的衙役、皇城司的护卫、礼部的官员提前一天就已经全部到位,除了这些官员、衙役、卫兵,就连观礼的百姓都已经准备完毕,鞭炮在城外五里处就已经开始铺开,一切都准备就绪,就连赵桓都早早的就试穿好了戎装,这意思他要给武人足够的尊严,这让西军彻底归心,以后的西军将再也不是一个武装集团,而是他赵桓最精锐,最勇敢的甲士。
是保卫大宋百姓的屏障,是大宋开疆扩土的利剑。
随着一切准备就绪,奉命回京接受检阅的两万军队也已经快到了,此时,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同时嘴中还唱着嘹亮的军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