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笑着说道:“我家的田庄就有河道,田庄里也饲养了不少鸭子,这玩意每天赶到河里自己找鱼虾水草吃,都不用喂粮食的,不用多少本钱。”
“自从养了鸭子,我们家就很少缺肉食,隔三差五的就炖鸭肉吃。”
朱元璋知道大孙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个问题,他好奇道:“大孙、是不是养太多鸭子有问题?”
“咱知道饲养太多家禽,周围都很臭,不过、养鸭子不一样,鸭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河里泡着,拉屎也是在河里。”
“而且、即便发生瘟疫,鸡、牛、羊、猪得瘟疫的几率更高,在河里的鸭子很少会得瘟疫。”
家禽家畜得瘟疫这个问题,朱轩当然知道,因为大规模饲养,都是圈养,又不注意环境卫生,天气炎热就容易得瘟疫。
朱轩都饲养场就很注重这方面的问题,每天都要清理粪便,还用水冲洗地面,不定期还用石灰消毒。
“爷爷、那些大规模饲养鸭子的人家,他们怎么处理鸭毛的?”朱轩问道,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古代好像没有把鸭毛利用起来。
不是不知道鸭毛可以保暖,而是有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鸭毛油性太大难以处理,二是有潮气的时候,没有经过脱脂的鸭毛会发臭,然后就是鸭毛是滑的,缝在被褥或者衣服里,容易聚成一坨。
“这玩意还能怎么处理?杀了鸭子就把鸭毛给扔了呗。”朱元璋回应道。
朱轩眼前一亮,果然、他的猜错没错,古人确实没有使用鸭毛。
“爷爷、你能把应天周围的鸭毛都收回来吗?”
“啥?大孙你要那玩意干嘛?你不会是想用来做衣服,做被褥取暖吧?”
他说着摇摇头:“大孙、听咱一句劝,这鸭毛要不得,别看鸭子整天在河里洗澡很干净。”
“其实鸭毛不仅油腻,还容易发臭,咱家里不差钱,何必用这种腌臜之物,咱家想要什么样的棉花都能弄到。”
冯胜也附和道:“没错、鸭毛这玩意给狗狗都不要,还要找地方扔,不然会发臭,用火烧也有味道。”
“小朱轩、你放心,等天冷的时候,我给你寻最好的棉花回来,还有最好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