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那个小娘子是谁?”伸手往韩璎处一指。
高集碎步凑到窗前,道:“那人是韩家小娘子,该是新开那家掌柜的闺女。大公子,要不要我想个法子把他们家给……”
那人深深地瞧了一眼韩璎,韩璎感受到有人在盯着自己,抬头看了过去,展露一个明亮的微笑。
那人把窗子放下,坐回桌边,道:“不必,一家泥腿子而已,成不了什么气候,我倒要看看,有谁能从我高记酒楼手里抢食。”
“是。”高集退了出去,轻手轻脚把门关好。
韩璎看了一眼,便觉得那人不是个面善的,心里打起了警惕,但还不至于拉响警报,毕竟已经知道了未来的一个敌人,离得这么近,还怕不能知己知彼么?
若有暗箭,躲是躲不过去的,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跟隔壁这个同行,他们只能是冤家!
接下来这几日,老韩家一行人早出晚归,韩大郎架着牛车来来去去。
后院大屋子重新拆了炕,做了仓房,堆了一小堆豆子备用。
院子里加了一副石磨,往后可以在这个地方磨豆腐。
灶房里锅和架子等物都已经安好,又置办了新菜刀和盆子、桶等零七八碎的东西。
韩璎又在门口的一扇窗前,开辟出一小块儿地方,对着主街,横着摆了张长条桌,架了一口锅,借鉴快餐店打冰激凌的窗口,可以卖个豆浆油条豆腐什么的。
钱氏在家也没闲着,和孙氏一起,去了道观祈福,保佑孙氏未出世的孩子平安健康,又请了一个适合开业的吉日。
日子定了下来,韩璎特意跑了一趟县衙后门,邀请李二娘子开业来捧场。
这次依旧没见到李二娘子本人,出面的是红芍,二人就做菜一事聊了两三刻钟,韩璎还答应给红芍送来一罐豆油。
之后,韩璎又跑了一趟七里村,邀请她为数不多的小姐妹之一郑大娘子,郑大娘子答应到时候和她爹郑屠户一起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