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夜色

往火堆里加了点柴火,火星开始点燃干枯的树枝与杂草,冒出一缕缕青烟。火苗没多会就开始壮大,点亮了附近的区域。

感受着篝火的温度,让张三的心有了些温暖,饥饿的胃让他暂时抛下心里对家人的思念。

拿出碗筷随便清洗了下开始进餐。浓郁的肉汤跟肉块在嘴里让他感到无限满足,永不满足的胃总是不停的向他索取食物。

这具身体营养太亏欠了,张三的记忆中张爱国虽然是街道办干事,但是为人太正心又软。按理说拿着办事员的行政工资,一个月78块钱张家也不至于过得这么艰难。

可张父经常给附近福利院进行捐助,这年头谁家能扛住这么造?

张父做的计生办的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人间疾苦。遇见了能帮就帮。

张家其他人对这些孤儿的经历耳濡目染,也默认了张父资助这件事。

现在都是每家每户孩子七八个都是常有的事,生的起养不起。

有点良心的送人,丢福利院,放有钱人家的门口,放某机关单位门口。

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些心善的人能给孩子留条活路。生死各安天命!心狠的丢山上,丢河里等等!

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看不下去。张父这种“活菩萨”整天走街串巷的,哪里能过得了这一关。

从古至今国人对于生育的心理都是抱着多生就是好,人多力量大,家家户户没有十个八个那都不敢出门。

张家甚至一度断粮,吃麦麸跟代食粉过日子。一家人面黄肌瘦,肚子发胀如同三四月的孕妇。

最后还是张母马翠芳跟张爱国吵了一架,为了帮助别人的孩子,饿死自家的孩子这不是她所能忍受的。

大吵了几次后的张父,看着自家孩子面黄肌瘦的样子也终于知道收敛。

虽然时不时的还是会救济但也不像之前那样不留余力的资助。只要自家有口吃的张母也就不再说什么。

福利院里的孩子来源复杂,前些年刚开始都是战争遗孤,里面大部分为革命军人的后代,这些人有国家定额粮食补助。后面的是社会弃婴,这么大的空缺没有钱粮补助是个大问题。

现在社会各种物资需求缺口太大公家也是无能为力不能全面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