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自认为,论贤能不比大哥差,论治国,大哥不在的几年全都是我在参与,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大哥的腿疾怎么可能成为我大唐的皇帝那!”
看着李泰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房俊轻笑了一声,别以为李泰的表现是没有城府,相反他是在用行动拉拢眼前的房俊。
“在回答殿下这句话之前,微臣想问一句殿下,你觉得隋朝为何会灭国?”
房俊的话让李泰有些发愣,他怎么都没想到房俊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隋炀帝刚愎自用又骄暴无道,惹得天下民不聊生,所以才被灭国,这有什么问题吗?”
“炀帝”,当唐高祖李渊以这一恶谥为隋炀帝盖棺定论,基本也就奠定了后世对隋炀帝评价的主基调?。
可是作为现代人的房俊却不这么认为,如果细读历史,房俊认为杨广被称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科举,大运河,是人们非常熟知的事情了。
但在房俊看来,他另外两件事情做得同样非常的重要,一就是他营建东都洛阳,以此来加强对关中地区的控制,这是他尝试摆脱世家门阀的第一步。
另一个就是征伐高句丽,很多人认为隋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杨光穷兵黩武,可没人知道高句丽利用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代开疆拓土,大有入主中原的野心。
他这是在用一箭双雕之法,既打压了高句丽的野心,又消磨了世家的势力。
只是可惜他太急了,急切的想要摆脱世家对王朝的控制,这才被灭。
历史上的那些军阀,如王世充,瓦岗李密,那可并非是什么农民起义,李密本身就是关陇贵族之人!
“那殿下认为,这大运河如何?”
李泰下意识的想要回答大运河就算是隋炀帝的暴政之一,可是就在他想要张口的时候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原因很简单,自从大唐在长安建国之后,人口剧增,粮食需求量很大,而这些粮食全都是从洛阳运过来的,那里已经成了整个大唐粮食的运输和存储中心了。
都说秦做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这句话其实并不为过。
自知说不过房俊的李泰,脸色有些难看,他被人称为贤王,可如今在嘴上却败给了房俊这让李泰有些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