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朝堂之上,东林党势力势微,仅剩下杨涟、左光斗二人挑大梁,他们二人绝不能再倒台了。
朱由校心里很清楚,这背后八成是江宁在搞鬼。
至于魏忠贤,他还没那个心思和头脑策划这些。
沉思片刻之后,朱由校神色冷峻,沉声说道:“杨涟、左光斗二人,身为朝廷重臣,却无视朝廷法度,流连青楼,还写下欠条,实在是有失体统。
念及此次是初犯,罚俸一年,下不为例!”
眼见朱由校对此事只是做做样子、从轻发落,众人也不再追究。
就在这时,内阁首辅孙承宗站出来,恭敬奏道:“启禀陛下,如今恩科即将来临,还请陛下钦点此次恩科主考官。”
朱由校思索片刻后,开口道:“此次恩科文考,便由孙师傅你担任主考官,工部尚书徐光启、吏部尚书杨鹤为副主考。”
随后,朱由校又接着说道:“至于恩科武考,由锦衣卫指挥使江宁担任主考官。”
说到这儿,他语气一顿,随即冷哼一声。
站在大殿之上的英国公张维贤和定国公徐希二人听闻,顿时脸色变得惨白如纸。
他们心里清楚,这是他们之前撂挑子,皇帝对他们有所记恨了。
紧接着,朱由校开口宣布:“至于副主考官,就由内阁次辅袁可立、兵部左侍郎李邦华担任。”
随后,众人恭敬领命,朝会至此结束。
江宁打着哈欠,慢悠悠地朝着宫外走去。没想到刚走没几步,就被内阁的袁可立叫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江宁赶忙上前打招呼:“下官见过袁阁老。”
袁可立轻抚着胡须,笑着说道:“江大人不必如此多礼。
既然皇上任命我为本次恩科武举的副主考官,我便想着与江大人商量商量相关事宜。” 18书屋
这时,江宁左顾右盼,疑惑道:“不是还有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大人吗?
怎么没见他人呢?”
袁可立笑着解释道:“这位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如今还未正式到任,之前赋闲在家。
前些日子,我和孙阁老联名举荐他担任此职,想来这一两日就该进京了。”
江宁听后,随即点了点头。
对于李邦华这个人,他还是了解的。在历史上,李邦华很有才干,曾奉旨整顿京营。
只可惜权贵从中作梗,再加上崇祯皇帝犹豫不决,顶不住压力,最终把李邦华撤职。
从那以后,朝廷官员见一心干实事的李邦华落得如此下场,便更加没人愿意用心做事,都开始混吃等死。
江宁困意如潮水般涌来,实在支撑不住,赶忙对着袁可立拱了拱手,满脸歉意地说道:“袁阁老,下官最近着实忙得不可开交,困得两眼都快睁不开了。
要不这样,等李邦华大人到任之后,咱们再一起商议此事,您看如何?”
袁可立眼见江宁顶着重重的黑眼圈,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笑着说道:“如此也好,江大人这些日子为皇上大婚四处奔波,确实辛苦了,快些回去休息吧。”
江宁又拱了拱手表示感谢,而后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午门之外,爬上马车便倒头大睡。
许显纯和田尔耕驾着马车,将江宁拉回镇抚司衙门,又把他抬到办公房内。
这一觉,江宁足足睡了一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