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笼络勋贵

赵率教还是那副做派,坚决死守锦州。

皇太极也学起他老子努尔哈赤那一套,送钱送粮,还许下高官厚禄,试图劝降。

赵率教依旧是要钱要粮,皇太极也都给了,赵率教收下所有好处,绝口不提投降半个字,一度把皇太极干到怀疑人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江宁又与他们几人聊了一阵,仔细询问了辽东的战况。

从三人的讲述中得知,虽然明军在辽东局势中处于劣势,但情形也还没到糟糕透顶的地步。

了解情况后,江宁让人带着三位将军下去好好休息,还温言安抚了一番。

之后,他又派人去请曹文诏过来。

毕竟曹文诏也来自辽东,和满桂、何可纲、赵率教三人是老相识,江宁便让曹文诏负责接待他们。

此时,江宁坐在书房内陷入沉思。如今武举科考迫在眉睫,武举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整顿军务。

他如今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还有个棘手问题亟待解决——京城中的勋贵势力。

自大明迁都北京后,这些勋贵便在此落地生根,历经两百多年,京城上下早已被他们渗透得千疮百孔。

眼下,他又不能将这群勋贵一网打尽,必须得想出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思索片刻,江宁打定主意,先从英国公府和定国公府下手。

想到这儿,江宁立刻叫来李若琏,带着十几名锦衣卫,翻身上马,直奔英国公府而去。

此刻,英国公府内,英国公张维贤正对着一位年轻人疾言厉色地训斥着。

听到管家前来禀报,说是锦衣卫指挥使江宁求见,张维贤不禁微微一怔。

他身为勋贵中的领头人物,平日里与这位颇受天子宠信的锦衣卫指挥使,着实没什么往来。

这时,跪在一旁的张世泽赶忙开口道:“爷爷,这锦衣卫指挥使江宁突然到访,恐怕来者不善啊!”

张维贤听后,脸色一沉,冷冷喝道:“这儿没你操心的份儿!”随后,便吩咐下人将江宁请进府来。

没一会儿,江宁身着大红蟒袍踏入英国公府,径直来到会客大厅,一眼便瞧见坐在上座的张维贤。

江宁拱手行礼,说道:“下官见过英国公。”

张维贤脸上立刻堆满和煦的笑容,开口道:“江大人日理万机,怎么今儿有空光顾我英国公府呀?”

话虽客气,却丝毫没有请江宁入座的举动。

张维贤心里清楚,自从天子任命自己和定国公徐希担任恩科武举副主考官,二人推辞之后,天子便对自己有了不满之意。

所以这段日子,他一直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生怕稍有不慎就招来灾祸。

江宁倒也不在意,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脸上挂着笑容说道:“下官今日登门,是想提前告知英国公,此次恩科武举,京师所有勋贵子弟,都必须参加。

还望英国公能帮忙给各位勋贵通传一声。”

张维贤听闻,眉头微微一蹙,不过脸上依旧带着笑意:“勋贵子弟参加武举,往年也都有,这般小事,江大人派人知会一声便是,又何必亲自跑一趟呢?”

江宁笑着回应:“此次可与以往不同。”

张维贤眉头皱得更紧,问道:“江大人,此话怎讲?”

江宁看向站在张维贤身旁的年轻人,开口询问:“不知这位公子是?”

张维贤笑着介绍:“这是老夫的长孙,张世泽。世泽,还不见过江大人。”

张世泽赶忙躬身行礼:“见过江大人。”

江宁微笑着说道:“原来是世孙呐,不必多礼。”

随后,江宁接着问道:“不知世孙今年多大了,平日里在家都忙些什么呢?”

张世泽思索片刻,回答道:“我今年十八,平日在家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无非就是读书写字,偶尔练练武艺。

毕竟我们英国公府是武勋世家,不能丢了这传统。”

听到这儿,江宁点头表示认可,又开口道:“不知世孙对此次恩科武举夺魁可有信心?”

张世泽听后,神情略显尴尬,轻轻摇了摇头。

这时,张维贤忍不住开口道:“江大人,你还没回答老夫先前的问题呢。”

江宁闻言,拱手一礼,正色道:“此次恩科武举,可不只是一场简单的考试,它关乎大明勋贵今后的出路。”

张维贤一听,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追问道:“江大人,这话从何说起?

还望您明示。”

江宁见气氛营造得差不多了,便不再拐弯抹角,直言道:“此次恩科武举,勋贵子弟只要成绩优异,都能被安排到军中历练,日后领兵为大明四处征战,或戍守边疆。”

张维贤听闻,眼睛瞪得老大,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势力急剧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