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民将信将疑的接过资料,然后翻看了起来。
能作为中科院原子物理院长,刘志民的核物理成就自然也不差。
当他看到文章开头的枪式结构和内爆结构论述之后,立马就意识到,眼前这个少年,应该不是在乱写。
只不过这些论述老生常谈,已经不是什么机密资料。
如果真要去调查的话,也能了解到这些内容。
真正让他刮目相看的是,在文章中段,叶知寒提出的改进结构。
通过定容进行中子密度浓缩的方法,弥补华夏核工业铀-235浓缩不成熟以及铀产量低下的问题。
这个想法无疑是大胆且具有颠覆性的。
刘志民将改进结构翻来覆去的看了三四遍,这才接着往下看。
后面就是临界质量的计算,一个临界质量焓变不等式的推算过程。
推算过程足足有四五张草稿纸,但很显然,这是精简过的。
有很多省略的步骤,以至于看起来……门槛稍微有点高。
刘志民耐着性子看了两张,然后翻到最后一页,目光盯着最后的焓变不等式。
到这时候,他已经有些失语了。
他也曾是庚子赔款留学生的一员,在德意志和沙苏等国有留学经历,虽然进修课题不是核物理,但凭借自己的求知欲,还是在留学生涯的最后几年系统性的学习了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的相关知识。
但因为在他那个时期,核物理和原子物理都是新兴学科,这部分知识也十分不成熟。
所以,他是有一定的核物理基础,这也是他能够看出叶知寒这些数据不简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