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那就继续改进

想了半晌,叶知寒具体的化简方案没有想出来,反而更加确信了这个改进的难度,恐怕艰难的很。

……

叶知寒一路心事重重的向第五研究所走去。

“知寒,你可算回来了!”

叶知寒抬头看了一眼:“赵教授,您怎么在外面,进研究所等我就好。”

“眼看晌午了,我寻思你该从中科院回来了,在屋里坐不住,就出来等了,”赵章顺笑问道:“怎么样?纸飞机项目的改进计划,中科院那边论证通过了吗?”

“嗯,通过了。”

“怎么,又出什么问题了吗?我看你怎么不太高兴?”

朱倩道:“纸飞机计划通过了,蚊香计划被驳回了。”

“蚊香计划?”赵章顺问:“新的军工计划?”

“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您在这儿等我还有别的事情吗?”

“哦,对,这个您看下,”赵章顺递了两张图纸到叶知寒手里:“这个是我改进设计的悬挂式载弹仓,可以装载我们的导弹,我在这里和进气口联通了,这样导弹发射的同时,火药的喷发可以给无人机提供一个反冲力,这样就可以让无人机返回的过程中,得到一部分动力补充。”

叶知寒看着赵章顺画出来的载弹仓。

一个很有想法的装载凹槽,触发装置是靠无人机偏转引起的压力传导。

投放的时间节点,则是在椭圆航线的端点、无人机进入返程的瞬间。

整个设计最有想法的地方,在于装载凹槽的顶部并不是实心的,而是有类似百叶窗一样的通气栅格。

只不过……

叶知寒看着大概能装下一个大冬瓜的凹槽尺寸,问道:“赵教授知道什么是导弹吗?”

赵章顺一怔,脸上有些为难:“说实话,导弹的具体参数和结构,我是学数学的,所以并不太了解,但我父母死在倭国的飞机炮火下,我亲眼目睹,所以大概知道是什么样子。”

他有些担心道:“是设计的凹槽尺寸有问题吗?”

“投掷弹是投掷弹,导弹是导弹,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叶知寒道:“你这个凹槽设计的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返程无人机装载的投掷弹本来就要重新设计一个延时功能,所以外形和结构方面,可以主动和你的这个凹槽契合。”

“那就好,那就好,”赵章顺虚惊一场:“你也是的,突然这么严肃,我还以为我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