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时脸上的从容骤然消失,此时变得严肃和宁静。
一场百济战争,彻底洗掉了华夏积贫积弱的标签。
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走上蛋糕桌,毋庸置疑还需要一场战争。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场战争来的这么快。
丑国这次中东运兵的规模,完全不弱于百济。
而且陈兵以色列这样的阳谋,给人的直觉也是这次的丑国不再是之前那种傻白甜了,它是有设计的。
当然,最大的压力还是在于此时的沙苏,彻底不能指望了。
不但不会提供什么帮助,反而还要提防着它下黑手。
而有利的一点则是,此时的华夏军工已经焕然一新。
军工上的增强,足以掩盖这些劣势。
需要考虑的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此时战士的战斗意志如何。
百济战争之前,为了迅速发展经济,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面貌,子任是提出裁兵的打算的。
只是百济争端的爆发,让这个裁兵计划暂时搁置下来。
而到了五五年,授衔结束之后,裁兵也就继续进行了。
无数老兵衣锦还乡,离开了部队。
这些老兵都是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传奇。
一批规模庞大的共和国的精锐。
说实话,不是不给年轻人机会。
只是如果他们这些老兄弟在,总会让人放心一些。
在子任同志的再三思量下,
最终,一道老兵召回令还是传达到了各个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