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祸事了!

就凭那微薄的俸禄,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更别说养活一大家子,还有府衙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嘴。

平日里贪点钱财,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若是将百姓逼反,事情可就严重了。

处理得当还好,一旦处理不当,就惨了,掉脑袋都有可能。

唐文书脸色惨白如纸,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赶忙向刘景明祈求道:“先生,救我啊。”

说话间,他的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景明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轻声安抚道:“大人安心,我已想好对策。”

“当下尚未确定是民变,无需太过紧张。”

“即便是民变,说到底不过是些许流民,只要应对得当,在事态扩大前一战将其消灭,不仅不是灾难,反而是大人的功绩。”

“毕竟这流民多是从北面来的,非我南阳本地的百姓。”

“现在我唯一忧虑的问题,是这伙人的动向。”

“他们若是向着南阳城来还好。”

“我南阳城城墙高耸,兵力众多,可集结万余大军,杀这些流民如同屠狗一般。”

“可若是他们前往其他县城,事情就麻烦了。”

“普通县城不过两三百守兵,即便是算上乡勇团练,通常也不会超过一千。”

“若是让这些流民攻下县城,得到钱粮武器,只怕会有扩散之危。”

“故而,大人当下应当立刻派遣探马了解这股流寇的动向,同时提醒各地县城万分注意,时刻保持警惕。”

“一旦发现大规模的流寇,当紧闭城门,坚守待援。”

刘景明说话时,条理清晰,眼神坚定。

唐文书听着,连连点头,脸上露出赞叹之色,说道:“先生考虑周全,便依照先生的意思去办。”

说罢,唐文书面露怒色,右手用力拍打桌面,骂道:“皆是不知为国分忧的暴民乱党。”

听到这话,刘景明微微垂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暗暗叹息。

为国分忧,可他们如今这般局面,又是谁造成的?

国,谁的国?

只是这话,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毕竟食人俸禄,为人分忧。

刘景明躬身行了一礼,缓缓走出书房。

很快,一百名骑兵从南阳城呼啸而出,朝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

其中三十人快马加鞭追赶流寇的下落,其他人等分别前往各地县城,以及乡村,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