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得他们着急,120万斤蘑菇,天呐,哪怕没有120万斤,60万斤也能解决基地现在面临的困难。
从去年5月份到现在,基地人口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有近1万人,每个月至少需要30万斤粮食。
由于持续的干旱加上今年还苏联人的物资,城市人口一再缩减口粮,听说农村里已经有成片饿死的现象。
而基地里,一方面面对高温繁重的城市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国家每月调拨的粮食不足18万斤。
较1958年前几个月送来的粮食,整整少了4成,四成就是12万斤,每个月少12万斤粮食。
基地人员一边吃不饱,饿得跟皮包骨似的,还要顶着烈日,在40多度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城市建设工作。
在工地上,每天都有上百人饿晕,除了给他们补充一点稀粥和盐水,其他毫无办法。
政委和司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找遍的关系都找了,也毫无办法。全国都在勒紧裤腰带,渡过难关。产粮地都在成片饿死人,国家为了保障基地建设,已经尽力了。
一年没来,水源地已经和司令当初发现时完全不一样了。
沙漠边缘修建了两排整齐简陋的营房,绿洲边缘种满了齐膝的梭梭及沙棘等植被。政委和司令坐在马上,瞪大眼睛盯着扩大的快一倍的绿洲。绿洲中心地带,正有100多人顶着烈日分散在3000亩地上翻找东西。 爱去书库
听见马蹄声,他们全都诧异的转头望向这边。
政委和司令两人,翻身下马,牵着马小心的在植被中间的沙丘上行走,脸上还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
何雨梁戴着草帽,汗流浃背地从绿洲中间跑过来,朝政委和司令敬礼后,笑着说道:“您二位怎么有空到这来?”
司令冷哼一声,说道:“再不来,你何雨梁都快把卫星放天上去了。这才一年时间,就搞出这么大动静,我这基地一号二号居然不知道。”
何雨梁讪讪一笑,这事儿可怪不得我。
去年说要种蘑菇,司令和政委一脸不信,还派了政委来劝说。把政委说服了以后,两位领导也压根儿不信,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想法,丢给他一个连,便再也没过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