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安排在几天后一个天朗气清的下午,基地政委和司令以及部分负责组装的工人有幸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作为负责后勤的副主任,何雨梁并没有去观摩发射实验,基地一下子又多了4千多人。光是后勤补给的事就将他忙得焦头烂额。
那天下午,政委一脸兴奋地找到何雨梁,让他安排一桌丰盛的晚宴。
临走时,又拉着何雨梁回到他的宿舍,翻箱倒柜,从何雨梁宿舍打劫了一瓶茅台和一瓶五粮液,还顺走了一条烟。
这一次回四九城,何雨梁把家里所有的烟酒库存都给搬了过来。
政委见他肉痛的样子,拍着他肩膀,哈哈大笑,”你也别心疼,不就两瓶酒嘛。改天等我回京,带过来加倍还你。”
接着又附在何雨梁耳朵前小声说道:“这一次咱们成了,68公里,一举命中目标,以后咱们就要有自己的导弹了。等量产后,我看反动派还敢不敢在咱们头顶耀武扬威。”
“哈哈,行吧!这次算我做贡献。”
尽管早知道实验会成功,但是听到政委亲口确认以后,何雨梁还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这标志着新中国在高精尖武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了这个开始,后面尽管曲折,但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以前知道新中国在一穷二白艰苦卓绝的的环境下,独立研制两弹一星,这辈子有幸参与,他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几天后,随着科研人员的离开,时间已来到12月,随着第一场大雪来临,基地再一次进入停工休整阶段,而这时,何雨梁终于找到时间邀请刘海中和陈二牛等人到宿舍聚聚。
作为机械厂书记和技术人员,刘海中和陈二牛也有幸参与了本次导弹组装,何雨梁虽然没去,但以他的级别,这件事并不对他保密。
几人一边喝酒,一边感叹这次实验的不易。
实验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失败了,因为导火索的问题,升空仅120米就凌空爆炸。
两名苏联留学回来的专家受了重伤,被送到张掖抢救,目前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