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然是没意见的,大家心里有谱呢,要敢有意见,松岭村的人都不会带他们。
三个砖窖,松岭村只有二十来户,大不了就晚几天而已,大家都摇头表示没问题。
既然都认可这个用砖前后的方案,那么接下来就是自己人怎么算砖钱和份额怎么算分配的问题了。
“我出烧砖技术,包教会,平时我解决你们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但我不上工,这样我就占三成利。然后我们村所有人占一成资源利,余下的六成,所有参与之人平分。有份参与砖窑烧制之人购买青砖按一文一块算,瓦片按一文钱两片算。对外售价暂定青砖两文一块,瓦片一文钱一片。”
“大概就是这样了,到时族长爷爷兼账房记账,或者由你们自己举荐定夺吧,我要说的就这么多,有问题你们可以提。”
苏平安说完,就开始等看谁反对。
自己村的压根不会反对,他认为那俩外村的会有意见,结果,也没见他们提。
就曹大柱问,“我还能不能多加两个人?名单这事,一来他就报了多少个了,现在,这明显赚钱的生意,想多拉两个亲戚。”
“两个可以。”加几个都没问题,再多就没必要了,苏平安心里算过,就目前自己村的和他们两个村的报上来的人数够用。
然后,另一个牛栏村领头的叫姜根生的,也多加了两人,就都没问题了。
既然没问题,苏平安又说了一下要准备些什么工具,定五日后还是在这里集中,然后动工。
定五日后,是因为他们要回山,一来一回五日刚刚好。
等牛栏村和曹家村的人走后,老族长说苏平安,“平安啊,你出技术要三成利少了,你应该要四成,我们村一成,余下的才大家平分。”
“没事,这样可以了。”白出技术也不是不行,反正多半是自己村的苏家兄弟,只是想到不能开了白给这个头,苏平安才决定拿三成的。
毕竟,以后的生意可能还会有,不能坏了规矩。
之后,趁着天色还早,其余人做吃的,要么休息,他和苏永信扶着老族长去看砖窖挖在哪合适,最主要看哪里的土质合适,且不占不挖大家的耕地。
三人从村尾山边转到村口,发现横在村口的那座矮岭子的土质最合适,矮岭对面几十米是一个小山坡,坡脚下正好可以挖三个砖窖。
“族长爷,就定这里了吧?砖瓦卖去外村,别人从这里拉货也方便,也不用有太多闲杂人等进我们村。”
“嗯,不错,就是从山里往这里挑水和挑柴火要走远一些。不过也没事,人那么多,都是有把子力气的庄稼汉,让他挑呗,又不白挑,这钱赚得轻轻松松。也就是你不把钱当钱。”
“我平安兄弟心善,拉拔我们村人连外村也照顾到了。”
“无妨,钱是赚不完的,我们吃肉,多少给人喝点汤,这个砖窖只是方便我们盖房子用,不然我都不想干,活太累利润也低,等房子这事落定了,以后,还会有挣钱的生意等着大家伙赚钱的,别急。”
老族长和苏永信最爱听苏平安这话了。
但凡苏平安说赚钱的,那就不会是小钱,族长祖孙俩嘴角翘得高高的,压都压不住。
——
“爹在空间里留言,他说外面情况不太好,要自己挖砖窖烧砖才能盖好房子,我们最快也要两个月后才能回村了。还说他不回峡谷,要在村里准备砖窑的事,二叔和他们一起回,让你整理好一些能用的工具给二叔放马背上带回村。”
“跟你爹说我知道了。”
“爹还说他没时间去捞鱼了,那条金矿的事让我和我哥决定怎么处理。”
“那你跟你哥商量。”
苏平安让女儿和儿子决定,等于直接把消息给了唐赫。
他这么决定,也是替唐赫考虑的比较多,虽然这位大将军一家子的流放只是老皇帝做个样子给朝臣看的。可事隔几年,哪怕他的势力经营得再好,京中多少也有点物是人非。
如今正值国库空虚之际,唐赫有了这条含金量那么高的金矿消息带回京中,那就相当轰轰烈烈了。
晚饭后,兄妹俩就商量金矿的事。
苏泽没有舍不得,毕竟是给他的师父,“不过,在告诉我我师父和沐宸之前,我们再去捞一波好不好,这比爹辛辛苦苦搞砖窑烧砖赚得多啊。”
“就我们两个吗?那一片我们去年和前年也捞过,露在面上的基本捞完了。”
每年都会去两次那处深山,美其名曰捞金子,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吃那一口小鱼仔。
那小鱼仔是真好吃,当然,每次小鱼大收获,金子也不少。
“漏网之鱼大把,而且我们还可以再往上游去。”
“叫上沐宸哥他们一起去吧,也不用多跑一趟,他们也不会要我们捞到的。”
“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