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燕京习俗觉得认干亲会对其亲生子女不利。)
徐颖一听觉得可行,定下关系也好,免得她胡思乱想。
队里现在是个人就能看出尤凤霞对队长的依赖和亲近,只是两人年龄差距很大,队长又有妻子,除了徐颖没人往歪了想。
“我也觉得可以,反正你老汉已经走了,队长年纪也快30了,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多个你这么大的女娃。”
尤凤霞眼珠一转,陷入了沉思......
经过一晚的充足睡眠,尤凤霞的病情已无大碍。
两个队伍合二为一,早上7点半启程朝西北而去。
上路了才知道于都农中这些学生也带了行李,不过既笨重又简陋,光被子就有十来斤。
一问才知道,农村根本没有毯子或者薄被子。
衣服就不提了,脚上也是布鞋居多,还有光着脚丫,就穿一双人字拖的。
跟这个农中队伍一起行军,确实对队伍的思想建设有好处。
(很遗憾,关于后面这一大段情节无法详细描述,只能一笔带过。)
队伍从桐木岭哨口进山,在茨坪井岗山博物馆的来宾登记表上郑重地写下队名,并备注上六个名字。
只可惜自己小队并不是第一个到井岗山的,前面已经有很多省内的队伍捷足先登。
这些登记表以后会由井岗山外事办公室永久保存。
在井岗山修整参观两天,经过雄伟的罗霄山脉,进入湘省,先后参观韶山红太阳故居、长沙岳麓书院、橘子洲头。
跟于都农中学生小队分开,从长沙由京广线到田心,转湘黔线到贵阳,徒步前往尊义,参观会议旧址后由川黔线到达崇庆。
崇庆是徐颖的大本营,带着去了中镁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等地方,又由宝成线至西安,此时队伍已经非常疲惫,无力再走。
而且此时已经是10月22号,由西安到延安来去600多公里,时间也不够,于是先搭车到铜川,再转车到延安,住了两天的窑洞。
等回到西安,再由陇海线到达郑州,这趟旅程终于到了尾声。
可惜只是虎头蛇尾,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