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京茹又拿起一个娃娃仔细端详了半天,感觉心都要化了:“好可爱,这个能不能也给我?”
“多大了还要玩具,这是给槐花的......”
许大茂将礼物一一分好,把要带给徐部长和杨阿姨的礼物单独放进抽屉。
秦京茹拿起这个瞅一眼,又拿起那个看一会,感觉全都想要,饭都做好了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去吃饭。
一家之主回来了,饭菜做得挺丰盛,四菜一汤,还有一盘梅林午餐肉。
这罐头应该是丈母娘看自己回来了,特地开的。
三人边吃边聊,气氛很是不错。
秦京茹边吃边说着轧钢厂接待站的事。
自从接待人数暴增,而且吃饭免费后,浪费的情况反而增多了。 很多南方来的学生吃不惯北方粗糙的面食,厂里随处可见被丢弃的窝窝头和馒头。
菜也没什么菜,天天就是胡萝卜、大白菜、土豆之类的粗菜,偶尔能吃上肉,就是汆丸子,小枣般大的丸子,每人五个。
睡觉的木板子也不够用了,只能买来干草垫铺在地上。
进入11月温度骤降,国家调配了1000条棉被和500件棉服,还有老大的缺口,物资紧缺买都买不到,只能号召厂里职工捐助。
因为住宿和伙食条件较差,那些学生们已经闹过两次了。
不过闹也没用,整个燕京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他们还能吃上一口热乎的,很多人只能天天吃饼干。
许大茂暗自庆幸,趁机离开燕京果然是对的,接待站完全是一地鸡毛啊。
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穿衣,又拿不出物资,搞不好就要两头受气。
那些学生个个都惹不起,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被批逗。
吴二丫感叹道:“燕京这么冷,那些孩子们就应该早点回家。缺衣少食的,还跟这儿呆着,天只会越来越冷。”
“快了,马上又要检阅,完了就该清场了,让那些孩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再这么下去燕京都承受不起。”
秦京茹手里拿着个馒头,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接待站的人是少多了,现在只有不到两千人,招待所只剩几个病号。”
许大茂点点头:“人只会越来越少,这场活动已经到了尾声,明年3月就要复产复工复课了。”
“那就好,老这么弄下去厂里也受不了,招待所已经三个月入不敷出,工资还是厂里拨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