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国和高卢国前线,双发炮击半天时间,互有胜负。
普军阿尔萨斯方面军指挥官马肯森下令北线的第二军团向梅斯方向发起进攻。
第二军团司令官是打过岭南战场的贝克尔中将。
在岭南战场失利,他没有获得晋升的机会,但职务有了提升。
贝克尔领教过夏军的碉堡防御战,看着梅斯地区密集的堡垒,他一阵头疼。
这样的堡垒,恐怕要三百毫米以上的重炮才能打穿。
而且,高卢军的火炮数量不逊于普军,火力优势甚至要强一点。
就看模仿夏军的支援性武器能不能起到作用了,毕竟,高卢人和夏国人是盟友,武器一定会给高卢军的。
欧陆时间下午一点,贝克尔命令所属的一个军发起进攻。
欧陆各国的编制相差不大,一个军大约六万人。
这六万人在三十公里宽的战线上冲击高卢国阵地。
普军再战高卢军,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
先是炮火进攻,然后步炮协同。
哪知,普军进攻到一百米到两百米距离的时候,高卢军碉堡和阵地上的重机枪响起来了。
哒哒哒。
重机枪的声音如放不完的鞭炮,大声有力。
高卢军是每五米放一挺机枪,这样恐怖的阵地战术,让普军完全吃不消。
持续扫射下,普军损失大量的士兵,剩下的人只能撤退,康泽尔河流域全是平原地带,几百米以内普军没有大量有用的掩体,也没有机会挖掩体。
军长撤退后,脸上全是悲伤。
这一战,普军麻烦了。
“这高卢人,应该是请教了夏国。”贝克尔知道,正面进攻难度很大。
高卢军的前线有两道防线,第一道这么难,后面的康泽尔河防线岂不是更难,那是要跨河的。
三十多年前,普军跨过莱茵河,攻击阿尔萨斯洛林,击败高卢军主力。
随后,一路攻占梅斯,一路从南部跨过康泽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