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三年

战争的硝烟正式散去,夏国国内的重心回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上。

一九零二年世界恢复了平静,各国在努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工业。

这一年,夏国的主旋律是大建设、大发展。

由于战争带来的红利,让夏国在资金投入方面不受太大的限制。

大规模建设已经在有序的进行,随着大量的铁路和公路的开通,中枢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联系也越加的紧密了,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提高了中枢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可谓是一举两得。

夏国的领土面积太大,对于边疆地区的掌控,非常的困难。

在经济发展方面,由于前两年战争带来的工业大跨步,工业底子已经很厚,这一年都是在查缺补漏,研发新技术和创新产业。

夏国的汽车产业,大量出口到除了联盟国外的其他国家,份额最多的是高卢国和联邦国。

国内的汽车市场和三轮车市场是最大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

农业方面,由于北亚、东亚、南洋、阿根庭等农业区的建立,机械化耕种基本覆盖,相信随着技术和耕种面积的扩大,未来的大夏国,粮食将多到吃不完。

虽然百姓的收入在这一年没有明显的增加,不过,百姓们已经有了多余的钱可以去享受。

服务业在这一年开始萌芽。

在一片繁忙中,时间跨入了一九零三年,这一年,南洋的永安洲油田区和西诏油田区的产量大幅上升,达到了五千万桶。

这一年,联邦国的石油产量一亿五千万桶,两国之间相差两倍。

夏国依旧是联邦国的最大石油进口国。

到了一九零四年,夏国的铁路和公路覆盖了北亚、中亚、南洋地区。

在过去两年,漠北、北海、兴安三省实现了五百万移民,这些地区太寒冷,是分配土地比例最高的地区,甚至政务院移民部还提供了补贴。

中亚相对来说气候好一些,三个省移民也才七百万,和天南天北两省的人口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