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拽了下旗袍衣领,缓了口气说:“还有,这丫头成绩很好,大学尽量往京里,或者上海报,她肯定没问题。”
张建峰乐呵呵地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注定咱们学校迟早得出个一本大学生!”
话音刚落,校门口方向传来一声清脆的喇叭声。
众人扭头望去,只见一辆邮政的快递车正停在门口。
张建峰大喜,“小顾,是你捐赠的一千册图书到了!”
说着,张建峰就跑向楼下,喊学生搬书去了。
快递车开到楼下,货厢门打开,赫然都是崭新的图书。
高三的学生们没急着离校,而是都来到走廊上,看楼下搬书的场景。
听谈话,顾长安只是八九届,才大了他们三届而已。
可现在,他不仅是个厂里科长,甚至还有能力给学校捐书!
而最震惊的,非顾桐班的同学莫属。
明明她每天只啃窝头就蛋花汤,一身衣服缝缝补补从未换新,尤其长得还黑黢黢,一副吃不饱弱不禁风的穷酸样子。
可为什么,他哥却这么有实力?
顾长安平平静静地看着,直到书都搬完,张建峰又跑了上来。
“小顾,太感谢你了,有了这些新教材书,老师们教学水平就能得到稳定提升!”
由于九十年代信息并不发达,越往下面乡镇的学校,就越难获取新的教育资源。
老师和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也要相对滞后大城市的教育资源。
因此,这批王婉君精心挑选的教材书,对这所乡镇高中确实算得上个宝。
顾长安没有接话,而是指向教学楼一侧的空地,随即问道:
“校长,要是我愿意出资给咱们学校盖个图书馆,能不能让我取名字?”
声音并不大,但足够走廊上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王婉君眉头微微蹙起,很不理解这番话的用意。
张建峰使劲眨了眨眼,没有拒绝,而是追问:“真的盖?”
顾长安点头,“真的盖。”
“那没问题,咱学校什么都不多,就是空地多!”
说完,张建峰又搓搓手问:“你想取个什么名字?”
顾长安低头看了眼小妹,淡然一笑,“就叫凤栖桐影书苑,希望咱们学校,能飞出越来越多的金凤凰。”
此话一出,顾桐身躯微微一颤,不敢置信地抬头望向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