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群臣还没反应过来时,便见队列中,一名身着从一品官服的中年男子越众而出。
正是现任的工部尚书,杨梦溪。
他们顿时更不解了,女帝要宣布的事,怎么又会和工部扯上关系?
“昨日,陛下向工部推荐了一位贤才,他阐述的都江堰工程,令工部上下为之惊艳。”
“接下来,杨某便向诸位解释一番。”
杨梦溪的眼下有明显的乌青,可见一晚上估计都没怎么休息。
但他的神情却是肉眼可见的兴奋。
只见杨梦溪一挥手,殿外侍卫抬进一张巨大的桌案。
桌案上,放置着一个小型类似沙盘的地理模型。
但凡是有眼力的官员,只要看上一眼,便能立刻觉察到,这是楚州等地的地理模型。
“只要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
“再根据江河出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
“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
“便能保证防洪、灌溉、水运与百姓用水的充分发挥!”
杨梦溪一边说,一边忍不住,时不时摇头晃脑。
无论多少次,他都会为都江堰这个工程的设想而惊叹。
“若是此工程能够顺利建成,我北周数千年将再无洪灾之忧患。”
“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啊,陛下!”
解说完毕,杨梦溪跪拜在地,口中高呼道!
女帝也同样激动,只是她勉强还能按捺住一些。
她的目光扫视大殿一圈,声音难掩兴奋道。
“朕欲择日在楚州上游,兴建这座都江堰工程。”
“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落下,大殿却是陷入了一片静默之中。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嘴都像绷紧了似的,没有一个人开口表态。
这样的态度,也让女帝的表情逐渐凝滞。
怎么回事?
眼前的一幕,和她想象中,百官的反应,似乎不太一样?
按照女帝的想法,当百官得知,洪灾可以一劳永逸时,应该是兴奋,并积极支持的。
可现在朝堂上,除了工部的官员,对此举甚是期待之外。
其他如吏部,户部等官员,都只是沉默不言。
“陛下,臣认为,此事需三思而后行。”
过了许久,才有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大臣开口。
“此工程虽好,可耗时费力,非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
“以北周目前的国力,撑持不起如此浩大的工程啊!”
女帝一怔,紧接着心头怒火蹿升。
可是看着那大臣苍老孱弱的样子,一时间又不好开口。
无奈之下,女帝只得忍了又忍,道。
“近日裴相去那些贪官家中抄家,不是又为国库充盈了一笔资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