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会周掌柜还没到。
谢宁便叫来李家的小厮,拿了准备好的衣裳包裹,将整桌子上好酒席大包,将人丢给小厮直接结账走人。
接下来的两天谢宁闷头背书,。
四月初二天还没亮,谢大利和李二柱便敲响了谢宁家的门。
“这是你嫂子准备的胡饼,这是铜壶听人说城里大户人家冬天赶考都用这个,我特地去租的。”谢大利塞过来两样东西,“这里头已经灌了热水,饿了热水把饼子一泡就能吃。”
李二柱也蹲下来,往谢宁膝盖上弄东西,“这个是你嫂子连熬几天做的兔皮护膝,你说要考科举,她便准备着了,就是时间太紧,不然她还要给你做个抗风的褙子。”
“还有这个披风,虽然料子是旧的,但棉花蓄多,现在虽然暖和了,但早上冷……”
县考的吃食,许婉事先已经给他准备了。
是炒米和热水。
棉衣棉裤更是提前给他准备好了。
但这两个大哥一样样往自己身上加东西,言语关切着,谢宁心里还是很感动。
谢宁道:“走吧,柱子哥,大利哥。”
刚走出院子,漆黑的外面便亮起星星点点,谢宁定睛一看,他家院子外头不知什么时候,站满了拿着东西的村里人。
“谢宁,你今日赶考也不知送你啥好,俺给你煮了十个鸡蛋,还是热乎的呢,你带着!”
“谢宁,这是白菜,我爹特地在梁上挂了三宿,说摘下来送给谁,谁就能高中!你拿着抱着进城里,没准咱们村真出了个状元!”
“谢兄弟!”张寡妇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上前,给谢宁拿了个布包,“我家没值钱的东西,前几日大宝听你说肉虫子能吃,这是我跟大宝昨个在山里找了一下午,刚才特地烤好的,你先吃吃!别到城里饿肚子!”
谢宁望着一张张期盼着质朴的脸,心中一顿柔软,他把东西挨样收下,朝村民们鞠了一躬,“多谢叔伯大娘们相送,你们的东西我都不嫌弃,谢谢你们的好意!”
“这些东西便是我今日吃不完,也不会有丁点浪费,我保证全都会进我谢宁的肚子里!”